天柱县法院白市人民法庭庭长 张远雄
“张庭长,你给我评评理,哪有这样的邻居?他修路就只管修他的路,我家房子这边都快垮了,让他在这边砌个堡坎,跟他怎么说也听不进去,只能来求助你了。”罗某来到天柱县人民法院白市人民法庭,满腔怨念的对白市人民法庭庭长张远雄说道。
张远雄一边翻阅起诉状,一边听罗某诉说着。“张庭长,你是不知道啊,我这心里有气啊。当时王某为了自家进出方便修一条路,这条路从我家屋坎经过,趁我外出务工,也不跟我商量,不顾我家安危直接就把土坎挖了。”
“老乡,你先不要急,你的矛盾我们一定想办法给你化解。这样吧,我们直接去你家看看,看看具体情况,我们也好知道该怎么给你们做工作。”张远雄说罢,就叫上法庭一名工作人员一同前往矛盾纠纷地。
炎炎烈日下,一行人来到事发地现场。
“不仅把我栽的树给挖了,还把我建好的化粪池也给挖了。当时建这个化粪池就花了我不少钱,刚刚建好我就外出务工去了。”罗某把法庭一行人带到屋坎路牙上,继续说道“我堆放在车库旁边的木材,路垮了就跟着滑落到路坎上,现在都被雨淋湿腐烂了,也无法正常使用了。他这些行为,直接导致我财产损失至少一万元,我现在希望他能够履行承诺给我砌好堡坎,并且赔偿我的一万元财产损失。”
张远雄在罗某家周围仔细查看了一番,确实有因修路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房子靠路一侧已经有些木材及其他物质因道路垮塌,也滑落至道路旁,如果不及时修缮,可能存在人身安全风险。之前,原告也因为这件事请求助政府部门,且当时对两人已经进行调解,并且签订了协议书,被告承诺完成堡坎建设。
“为何被告迟迟未履行”成了张远雄心中疑云。了解现场情况后,张远雄回到法庭就立即联系了被告王某。经过询问,了解到被告是认可这一事实的,只是目前靠自己一个五十多岁的人无法完成“砌堡坎”的重活,家里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天气这么热,自己一个人去做重活担心出什么问题。且气温太高了,水泥干得快,自己用不快就浪费了。但是如果需要自己赔偿一万元,自己没有那个能力,无法履行。
张远雄认为这个案件的调解空间很大,于是着手准备组织双方前来调解。
通过“背对背”调解的方式,张远雄分别作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
“罗某,如果王某给你把堡坎修好了,你看你那损失是不是可以自己承担一下?有些东西是可以维修一下使用的,他修路也花了不少钱,现在确实没有能力补偿你这个损失。你看你们就是邻居,乡里乡亲的,以后有什么红白喜事还需要相互帮忙,抬头不见低头见,不好因为这个事情就伤了和气吧?”张远雄苦口婆心地对原告作思想工作,经过一番开导,罗某同意了张远雄的调解方案。
“王某,你的情况罗某也清楚,我跟他说好了,但是堡坎肯定是要砌的,得尽快修,他这边到时候要是出现什么安全问题,对大家来说就不是小问题了。给你一个月时间,家里想想办法,克服一下困难,赔偿金他就不要了,你们把这个问题解决就行了,你看怎么样?”张远雄又对被告进行说明情况,被告也觉得法官说的在理,两人便签订了协议书,约定在一个月内修好路,并保证质量。
“堡坎”即将砌上,原告也提交了撤诉申请,一堵阻隔在邻里之间的“心墙”就此被拆除。
来源:白市人民法庭、综合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