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设计史上的中国风》袁宣萍 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17—18世纪,西方设计史上曾流行过一种特殊的装饰风格,称为“中国风”。中国风是西方对东方的浪漫想象与异化表达,借鉴了同一时期中国外销艺术品风格。这种风格在18世纪后期衰退,但其余韵一直延续到今天,对西方装饰艺术产生过一定影响。
本书对西方设计史上的中国风进行了专题讨论,包括其兴起的时代背景,设计的风格来源、时代变迁、地域特色、衰退与复兴等,梳理其脉络,分析其特征,并与时代的发展进程相联系,有助于读者了解历史上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对话,更好地了解中国与世界。
巴洛克时期的中国想象
17世纪后期,正是西方为中国事物而狂热的时代。收藏家们急切地等待着从远东归来的商船,东印度公司成为社会上最有力的代表,以中国为主题的假面舞会与茶会在上流社会盛行,“中国戏剧”开始在各地上演。绅士们在结束一天的打猎后,坐在壁炉边读着时髦的中国游记,为东方遍地的财富、奇异的事物和真真假假的冒险经历而激动;妇女们穿着花色明亮的东方织物,聚在一起刺绣,花样上有来自东方的花鸟和风景。由于地理知识的缺乏,17世纪的欧洲人分不清中国、日本与印度的区别,甚至将这些地方统称为“中国”或“东印度”,但这丝毫不妨碍人们展开丰富的东方想象。
1692年,有两部以中国为背景的舞台剧分别在法国和英国上演。在法国上演的剧目名为《中国人》。剧情是这样的:主人公奥克塔夫爱上了一位名叫伊萨贝尔的姑娘,但他得知另有三个竞争者也将前去求婚,其中一位是中国博士。为了赢得爱情,他略施小技,让他的仆人阿勒甘先后假冒成三位竞争者前去求婚,在不明真相的姑娘父亲面前出尽洋相,最后自己从容出场,稳操胜券。阿勒甘是意大利喜剧中的一个著名丑角。他扮演的中国博士从一只中国橱柜中走出来,竭尽吹嘘之能事,称自己是一个修辞学家、哲学家、逻辑学家、音乐家以及天文学家,然后橱柜打开,拿出一件件来自中国的时髦物品,还有一队小提琴师奏响所谓的东方音乐……在阿勒甘的协助下,奥克塔夫终于抱得美人归。此时身为中国博士的阿勒甘竟然高声唱道:“我特地从刚果来到此地,呵,呵,呵。”
在英国上演的剧目名为《仙后》,根据莎士比亚的名剧《仲夏夜之梦》改编。为了迎合时尚,剧中有一场所谓“中国歌舞”,背景为中国花园。根据同时代人的记载:“舞台灯光暗淡,只有一个演员在舞蹈”,这时音乐响起,“舞台的背景突然亮了起来,这是一个透视表现的中国花园,(布景上的)建筑、花草树木、水果、动物,一切与我们这边的是那么不同。花园的尽头是一个拱门,透过它可以看到其他的拱门与凉亭,一排树消失在视线的尽头……在这之上是一个空中花园,花园中景色迷人,有漂亮的亭子、各种各样的树,奇异的鸟在空中飞。喷泉中的水喷出来,被一个巨大的盆接住”。在这个魔境般的花园中,中国情人用二重唱唱出庄重的和声。接下来的场景更加令人目不暇接:“丛林中出现六只猴子,它们翩翩起舞。然后六个架子托着六只大型的中国瓷瓶从舞台上升起,上面种着六棵中国橘树……24个演员跳起大型舞蹈。”这时希腊神话中的婚姻之神——许门出现在舞台上,在歌声中,男女主人公重归于好,大幕徐徐降下。
东方风格壁饰,铜版画,让·贝兰 绘,17世纪末18世纪初
巴洛克时期人们对中国的想象也体现在法国著名设计师让·贝兰的作品中。1690年,贝兰被任命为法国宫廷首席设计师,在他的装饰作品中,卷曲的藤蔓结合古典的建筑,偶尔会出现大象、猴子、宝塔、官吏和阳伞等东方元素,异想天开,但同时又遵循着严格对称的原则。贝兰还为宫廷化装舞会设计服装与场景,从流传下来的服装版画来看,与其说与中国人有什么关联,不如说是集奢华与怪诞于一体。
暹罗大使觐见路易十四版画,1686年
对东方的热情,因1684年暹罗大使抵达巴黎而更加高涨。1686年,第二个暹罗使团抵达巴黎,这次受到了更加隆重接待。大使们乘坐着四轮马车穿过整座城市,在宏伟的凡尔赛宫觐见国王路易十四,并献上迷人的东方礼品:精美的杯子、黄金、真漆的大口水罐、闪闪发亮的康熙瓷器、色彩鲜艳的中国刺绣……这一切是多么符合人们的期待啊!于是,暹罗使团受到了法国人的热情赞颂,以此为题材的艺术作品纷纷问世。即使耶稣会士们指出暹罗不等于中国,而他们带来的礼品其实是中国产的,也丝毫不影响法国人的热情。不难想象,如果康熙皇帝派出中国大使抵达巴黎,又会是怎样宏大的场面呢?
从这两个舞台剧以及暹罗大使到访引起的轰动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欧洲人心目中的形象——遥远、神秘、美丽、辉煌,充满了各种奇异的事物,总之“一切与我们这一边的是如此不同”。由于对远东地理概念的模糊,不要说中国与日本、印度分不清楚,即使将中国与非洲的刚果、南美的秘鲁混在一起,恐怕台下的观众们也不会提出异议。这就是17世纪欧洲人对中国的想象,巴洛克时期的中国风设计与这种想象密切相关。
作者:
文:袁宣萍编辑:袁琭璐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