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章洪:15天用93发炮弹歼敌101人 | 《留住抗美援朝老兵的声音》53


抗美援朝老兵名片



图片

唐章洪
1935年生,四川中江县人,中共党员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迫击炮连战士,荣立一等功。
上甘岭战役中,一门82毫米迫击炮歼敌420人,被授予特等功臣这门八二迫击炮如今收藏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2020年8月4日,唐章洪被评为四川省模范退役军人。


初露锋芒,创造全团最高记录

1951年1月,还在上初二的唐章洪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上级原来准备把唐章洪和其他几个“孩子兵”,统统分到部队后勤和卫生单位。
但是,聪明机灵又有文化的唐章洪被选兵的八二迫击炮连指导员高晋文相中,加入到了“技术兵”行列。到炮连后,有着文化基础的唐章洪很快就掌握了炮兵知识:我们是新兵补训师,当时我也算有点文化的人,就把我挑选出来补充到135团炮兵营,当时对炮从内心非常喜爱,学习热情非常高,我很快就把这个射击表都背会了。”

谁也没想到,从一个刚入伍的新兵蛋子,到“让炮弹长了眼睛的神炮手”,唐章洪只用了半年多的时间。

图片
1951年5月,毛泽东提出志愿军要在防御作战中集中优势兵力打小歼灭战的对敌方针,就是志愿军在构筑完成以坑道为骨干的支撑点式防御体系后,开展冷枪冷炮狙击作战,选择优秀射手,以单枪、单炮、单辆坦克,依托固定阵地,采取游动方式,有效杀伤暴露的敌人有生力量,摧毁敌人的武器装备,积小胜为大胜。

志愿军部队为此提出了“三百方针”,即一个人,一百天,用一百发炮弹,歼灭一百个敌人。

唐章洪曾用15天,发射93枚炮弹,歼敌101人,创造了全团当时冷枪冷炮狙击作战杀敌的最高纪录,他第一个获得“杀敌百名狙击手”光荣称号,两次荣立一等功:有一天早上我们就发现敌人开了一辆汽车,上面有人上上下下,在卸货,这一次我就连着装了两发炮弹,(战友说)你打得好、打得好、打中了!底下躺了三个人,他说你98个加上3个就是101个。这个数字很快就报到志愿军总部去了,这次‘冷枪冷炮’运动立了一等功。”

带伤杀敌,握紧炮筒不松手

1952年10月14日,美军和南朝鲜军共集结7个营兵力,在300余门火炮、30余辆坦克、40余架飞机的火力支援下,向志愿军防守的上甘岭地区疯狂发动进攻。当时,唐章洪被安排在上甘岭前沿阵地,部队首长要求他和战友与步兵配合作战,阻滞敌人。

期间,敌人猛烈的炮火使志愿军通信联络一度中断,后方一时无法提供有效火力支援。唐章洪用自己的迫击炮不断向高地前沿发射炮弹,支援步兵坚守阵地:据前沿步兵反映,你们的炮就像安了眼睛一样,都打到了敌阵中心,对步兵坚守阵地起了很大支援作用。”

战斗中,他不停地装弹、发射,2小时内打了200多发炮弹。迫击炮炮筒已经滚烫,唐章洪双手被烫伤,血流不止:炮膛的温度,烫得手吱吱响,我看炮阵地有人丢了一件破棉袄,就喊弹药手,说你们赶快对这个烂棉袄撒尿,撒了很多尿上去以后呢,我就把它往炮上一裹,那个炮身一股烟雾冲起来了,很快就把温度降下去了,降下去后我们又接着再继续发射。”

图片

唐章洪在朝鲜战场的照片

就在此时,一枚重磅炸弹落在他所在掩体旁几米处,掩体被炸毁,唐章洪和迫击炮一起被埋。当战友们把他从土里扒出来时,他的头部受伤流血,炮架也被炸坏了。

敌人正在逼近唐章洪所在的阵地。简单包扎了一下伤口,受伤的唐章洪右手扶着滚烫的炮筒,左手填装炮弹,继续向敌发射,不少炮弹都沾上了他的鲜血:每发炮弹都染上了我的鲜血,什么都不想了,一心歼灭敌人。你炸你的,你炮弹再多我也无所畏惧。”

下午,战斗仍在继续。敌人不甘心失败,一次又一次集结兵力,企图攻上主峰。唐章洪和战友们配合默契,用猛烈炮火一次次地击退敌人。

上甘岭一战,唐章洪用迫击炮作战,取得歼敌400余人的辉煌战绩,被战友们誉为“给炮弹装上眼睛的神炮手”,并荣立特等功:这个荣誉来之不易,我们所取得的胜利是由于党的领导。”

图片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唐章洪所用的这门“英雄炮”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成为那段历史的珍贵佐证那次战役也成为志愿军不惧强敌、敢打必胜革命精神的又一写照。

 

他们是破晓前的先导

他们以身为刀

用舍生赴死换岁月静好

他们是中国人民志愿军

《留住抗美援朝老兵的声音》

山河已无恙,声音敬英雄!



图片


图片



总监制丨赵林

总策划丨阮怡

音频制作丨李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