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钱全都被我冲进了马桶里”,去宛平南路600号看关于“吃饭”的病

你敢想象二十八公斤的人生吗?你能理解因多吃一粒米就崩溃自杀的人吗?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群人连“吃饭”都是一件难事,他们的心声与经历被装在了宛平南路600号的画廊里,当事人也是策展人之一说,她想要通过展览为精神疾病患者和社会大众带去更多希望和色彩。

记者对于进食障碍症的认识,始于郭敬明的小说。《悲伤逆流成河》的女主角易遥出身贫穷,遭受了无数的校园暴力,无处发泄的情绪让她养成了暴饮暴食后又催吐厌食的倾向,瘦骨伶仃的时候,肥大的裤腰要折两叠才能用腰带堪堪围住。而这样的故事,在宛平南路600号的“爱,食物与生命”画展中比比皆是。

这是记者第一次进入宛平南路600号的精神卫生中心,从大门进去后右转就能进入画廊。

展览以粉色与蓝色为主色调,最醒目的装置就是这个“深渊巨口”状的门,门的一侧是蓝色展览,另一侧则是粉色展览。蜿蜒的长触手像舌头在索取食物,又像是食道在消化食物。尽管是工作日,来这里参观的人依旧零零散散站满了走廊。

图片

这里的展品有很多种,有住院患者群体的自画像、日记本、摄影版绘结合作品,也有画师、摄影师为进食障碍症患者创作的展品,大多数展品都有着鲜血淋漓的外表或内心。

有一位画家将进食的欲望比作肚子里有个小兔子。主人公把兔子当成朋友,喂它吃东西,直到有一天被别人说“胖”,她不再将进食当作理所应当,而是细数每一粒吃下的米。她在饥饿的同时,兔子朋友饿得不得了,于是,它撕咬她的血肉,进入她的脑子里,她开始不停地吃,直到食物塞满了喉咙。她们相互斗争,体无完肤,遍体鳞伤,最后尽管和解了,但她们再也回不去从前。

最令人感慨的是患者们的故事,每个来看展的人都会在这里停下,细细翻看他们的故事,在这些患者中,有人因为周围人的一句“胖是不被允许的”,减肥减到半夜里饿的睡不着;有人并不想用“热量炸弹”填补内心空虚,只是想要别人的一个抱抱;有人因为家庭暴力、校园暴力以及病友不经意间的嘲笑,疯狂催吐、暴饮暴食,进食障碍症反复发作;有人直言,挣的钱全被自己冲进了马桶里……

“我偶尔也会为了变美减肥,但是没想到还有这么一群人会因为肥胖承受这么大的议论和压力,真心希望大家不要那么看重骨感美。”来看展的唐小姐看完其中一个故事后说道。

图片

图片

在展览中,记者还遇到了两位特殊的客人,“说出来可能怕你吓到,我们是来这里看病的,顺便来参观一下展览。”他们的某些作品也在这个展览中,但是他们找到了就没有多看,而是来到留言本前,写下了一句歌词:“不要紧,山野有雾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