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家书》:连接共同记忆,见证血脉相连的历史

全文2254字,阅读约需7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6集人文纪录片《两岸家书》自5月在海峡卫视首播后,7月18日在东南卫视和bilibili同步播出,受到观众热捧。

02该纪录片展示了两岸往来家书成体系的收集和展示,连接共同记忆,呈现海峡“这边”“那边”不可分割的渊源、血脉相连的历史。

03其中,以张士箱家族为代表的赴台大陆移民与亲人三百年间的家问乡书,展现了炎黄子孙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04除此之外,纪录片通过现场同期声和人物访谈,对史实进行抢救式追记,使得那段历史更加翔实、更具家国情怀。

05《两岸家书》在叙事手法、影像表达等方面进行了尝试与创新,将纪实与美学相结合,使得“两岸同心”的主题顺畅而自然。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作者:卫小林

6集人文纪录片《两岸家书》继今年5月首播海峡卫视后,7月18日起在东南卫视和bilibili同步播出,当晚屏端收视即登省网第一;B站登上站内热搜榜,在线观看人数是同期其他内容的三倍。


图片


图片

题材厚重 彰显舆论赋能

展现媒体担当


这部总时长240分钟的节目,是两岸纪录片人对两岸往来家书成体系的收集和展示,连接的是共同记忆,呈现的是海峡“这边”“那边”不可分割的渊源、血脉相连的历史,既有厚重的主题张扬,又有一手拓荒的史料价值。


图片


福建是台湾同胞最主要的祖籍地,是岛内大多数民众的原乡,也是两岸交流、融合发展的前沿。福建的主流媒体在两岸关系重要时间点,站在国家统一的高度,用家书中详实的史料,驳斥“台独”论调——赖清德之流所谓的两岸“互不隶属”,既不是事实,也没有法理依据;用亲朋间最朴素的聊家常、道亲情,凸显两岸一家的主题,可见创作团队力求以新的结构、新的视角、新的人物事件,梳理两岸家书经脉。题材贴切,影像表达质朴接地气,体现了主流媒体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


图片


可贵的是,纪录片由两岸制作人联手打造,这本身就是建立在两岸同根同源的坚实基础上。而每一集都是循着家书、从两岸视角探寻和展示,更有助于当代年轻人深入了解民族基因、充分认识祖国统一的历史必然,自觉肩负起历史赋予的使命。


图片

书信照见历史演进

家书见证两岸同源


“家书抵万金”。纪录片《两岸家书》以家书为切口,跨越时空重走三千里路云和月——两岸家书又何止“抵万金”。


节目中,以张士箱家族为代表的赴台大陆移民与亲人三百年间的家问乡书,勾勒出赴台先民推动台湾开发、塑造台湾原乡精神的过程,展现了炎黄子孙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观众看到,手札里不仅是一个个人、一个个家庭的际遇变迁,它串起的是一代又一代的历史递进、时代变迁。


图片


连横以笔墨为台湾存续中华历史,林海音信告亲人“不要做一个无国籍的孩子”,蒋渭水面对日本人“毫无畏惧地说,台湾人明白的就是中华民族,这是任何人也改变不了的事实”……观众从中看到的是,两岸同源的坚守从来没有终止。


历经单向通邮到双向非正式通邮、间接通邮、双向通邮的45年家书传递演进,以及那些为传递家书、为老兵尸骨还乡、为亲人重聚而默默奉献的高秉涵、田圻畅等人,共同让家邮承载了两岸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的主流民意。


图片


在这部纪录片中,不止泛黄纸页背后的人和事,不止通过汉字书写的笔画和念诵,大量现场同期声和人物访谈同样是对史实抢救式追记。它们与两岸家书共同铺展着对骨肉离散、天各一方的悲怨、对山河同在的大爱、对家国一统的信念。高秉涵“掉着泪写死刑判决书”、孝子逃兵“半瓶酒喝醉就这样走了”等回忆、田圻畅目睹一位老太太与丈夫重逢时“一见面说不出话来,直跺脚啊、抽搐啊……(那)不是跺脚,是恨是爱啊”、杨儒宾回忆许寿裳传播鲁迅的左派思想“我想他主要的还是说怎么让台湾进入到一个中华文化圈,怎么让台湾再中国化”等,使得那段历史更加翔实、更具家国情怀。


两岸家书永远是中华儿女共同为和平统一不懈努力的见证史料。


图片


图片

制作精良 叙事手法多元

影像表达丰富


电视纪录片不同于专题片,重在以叙事推动主题呈现和意义表达。《两岸家书》注重叙事结构的安排、视角和顺序的规划、细节和节奏的处理,并在媒介融合方面进行了尝试与创新,将纪实与美学相结合,使得“两岸同心”的主题顺畅而自然。


1. “故事化”叙事助力主题表达

面对泛黄的信札和故去的斯人斯风,《两岸家书》多处仿真搭建特定时间场景,再现信中人物真实言谈,加上当下访谈关联人物,使得碎片化的资料整合重构,还原史实、勾连古今;多视角的叙事方式,让不同时空下的人和事串联成一段段章节,贯通全篇,具有很强的、绝非“虚构”的感染力。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多处不留痕迹设置悬念的手法,引领观众追随叙事节奏、关注历史信息的进展。如桑顺良与肖娟娟的未了姻缘,在桑顺良离世后如何践约?刘谷香从一张合影中认出婚后29天就被迫分离的丈夫王德耀,33年过去,他俩最终见没见到、如何结局……始终牵挂着观众的心。将“故事化”理念融入作品,设置悬念推动叙事,是《两岸家书》既保持客观理性、且沉浸而有温度的叙事特点,有益于以打动观众、表现主题和意义。


图片


2. 全方位调动电视视听语言

这部纪录片的解说词写作平实细腻。有的不事铺陈,力透“纸”背。如对桑顺良和肖娟娟的未了姻缘,旁白只用几个短句勾勒“肖娟娟头发已经白了,等了几十年仍然等着这个帅哥……”“第二天,肖娟娟穿上了大红嫁衣,与桑顺良的骨灰拜了堂。几个月后,她离开了人世,两人合葬于菏泽的田野间”。不假修饰的白描,“高像素”表达感情色彩。还有的,客观冷静的旁白中,一句对比或引申、半句议论或感喟,瞬间引发人们共情。如纪录片第五集,从一本80年前的手抄诗集《绿窗闲草》切入,以解说词为框架,讲述了那个跨越半个世纪、两百万字情书的爱情故事。其中几个片段是讲述,又是议论。如“……(王德耀的)满腔深情只能装入信封,锁进抽屉,无法寄出”,这段微观叙事,衬托了天各一方的思念。再如,“山中,王德耀深陷对妻子的思念,山外,时光无情地呼啸而过”,看似山中、山外对比,一笔带过,却浸透了无奈。


图片


台湾演员张晨光担纲旁白讲述。他夹杂着些许闽南腔的普通话、他对节奏声调的拿捏把控,使得“旁白”格外触人心弦,成为这部纪录片的重要表达元素。


画面拍摄和剪辑用心用情,声音应用精心妥帖,可见技巧斟酌和素材遴选的功力。如每集都有关键词句(如“虽分犹合”“念故乡念故乡”“家书抵万金”)或情节细节的捕捉(如林秀春珍藏却又掉失的银元、随着时光渐渐磨损的“绿窗闲草”诗集、高秉涵离家时树上裂了口的石榴等),让物件和细节说话,让声音语言出画,凸显时代色彩和地域特点。


图片


极具年代感和地域特色的声音元素,接续着不同阶段两岸历史情缘。如闽南乡音里,表现着大陆和台湾、东山和金门密不可分的联系;89岁的高秉涵去台几十年,变不了的是浓浓的山东乡音。再如恒春民谣《思想起》、闽南语小调《雨夜花》、周璇的《花好月圆》、“全球最具影响力”十首民歌之一的《康定情歌》等,声音最能穿透人心,表达两岸中国人对团圆的企盼。


《两岸家书》制作的另一特点是创新应用场景再现,用漫画式建模,串联起整部纪录片。不求逼真、刻意模糊细节的风格化处理,反而有助于故事化表达,强化了纪实叙述的美学体验。


图片


图片




编辑 | 何佳怡
监制 | 林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