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成都车展开幕日,也是大批新车“抢风头”的重要日子。车圈“内卷”的风,又“猛刮”了一轮。
去年还是全国汽车零售销量排第三的成都,今年1-7月的排名又往上挤了一位,总销量达到了34万2千零8台。而且和排第一的北京,差距已缩小至7000多台。
可以说,成都人买车的热情,早就远超了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由此也让蓉城,成为中国汽车市场少有的仍保持增长的区域市场。
不过,成都的“热辣滚烫”,并没有均匀地照顾到每个品牌。
看看今年前7个月成都最受欢迎的10大汽车品牌,就能发现,市场集中度,变得越来越高。
排第一名,毫无疑问就是
二、三名分别是南北大众的20248台和15585台;
特斯拉在成都的日子,称得上“巴适得很”,14659台;吉利汽车紧随其后,14558台。
再往后,是宝马、理想、奥迪、
再看成都今年轿车销量TOP10,经济适用的秦PLUS、朗逸、AION S排名前三;
后面的4-7名,销量都是3000台的水平,但相比起一线城市北上广深等新能源车的绝对领先,燃油车在成都市场仍保持了不错的竞争力。前10中,新能源车只占了4位。
成都SUV销量前十,新能源和燃油车的比例则是55开。
MODEL Y断崖式领先,销量达到了10665台,问界M7也超过了5000台,销量为5156台。
理想L6\L7的表现也不俗,像GLC,奥迪Q5L也维持了不俗的销量。
尽管成都的新能源车占比还没有一线城市那么高,但绿牌车因为购置税和智能化的优势,依旧在成都市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再看20-30万级新能源车在成都的销量可以发现,许多新能源强势品牌在成都的存在感,是越来越强了。譬如极氪、
可以说,在不限牌的前提下,单靠产品力和购置税优势,绿牌车在成都,已经完全站稳了脚跟。
从本届成都车展的上市亮相新车来看,传统的像大众、宝马这样的品牌,依旧选择了坚定发力,另一方面,在成都销量没那么好的一些合资品牌,则有择性地降低了品牌传播的声量,将更多注意力集中到终端销售商。
另一方面,新能源品牌则是全尽力在攻城略地,比亚迪、极氪、阿维塔、长安深蓝甚至是哪吒,都选择了在成都车展上发布新车。
内卷的风,在天府之城上空卷了新一轮的旋风。近40度的高温,却并不会均匀地为所有品牌带来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