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市2023年市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40.46%,实现16年连升并创历史新高。
2.成人吸烟率连续13年下降,降至19.2%,位居大陆省级地区最低水平。
3.主要健康指标保持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领先水平,16项指标提前达到健康中国行动2030年目标。
4.为此,上海市政府出台《健康上海行动(2019-2030年)》,推进健康促进融媒体中心和“上海健康频道”建设。
5.未来,上海市将继续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全面提升健康上海建设能级,保障市民健康。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传出消息,《健康上海行动(2019-2030年)》出台五年来,市民健康获得感持续提升,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上海市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40.46%,实现16年“连升”并创历史新高;成人吸烟率连续13年呈下降趋势,降至19.2%,居大陆省级地区最低水平;主要健康指标保持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领先水平,在健康中国行动考核中,16项指标提前达到健康中国行动2030年目标。
2019年8月28日本市出台我国首个省级中长期健康行动方案《健康上海行动(2019-2030年)》,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各相关部门和16个区共同努力下,健康上海行动落实健康中国战略,聚焦战略引领、注重内核驱动、创新实践探索。
《健康上海行动(2019-2030年)》由市委、市政府40多个部门共同编制,充分体现“健康融入万策”理念。制度引领,在成立全国首个省级健康促进中心基础上,全市16个区全部成立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中心,大力推进医院健康教育与促进组织管理体系建设,全市37家市级医院、400多家公立医疗机构全部成立健康促进委员会。
人才是健康上海行动的核心驱动力,为充分发挥医疗机构与医务人员“主阵地”“主力军”作用,本市自2021年起率先在全国推出由财政经费支持的健康科普专项计划。本市连续举办两届上海市健康科普宣传展示活动,选树上海健康“科普人物”“科普作品”“科普品牌”及“健康科普管理者”,建立“健康上海行动院士科普基地”,成立学科覆盖最广的上海市健康科普专家库,壮大医苑新星住院医师科普队伍,形成“顶尖-高级-中青年”的科普人才梯队。全市发布健康科普影响力排行榜,并将健康科普纳入医务人员业务考核、评先评优、高级职称晋升评价范围,推动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健康科普。
本市大力推进健康促进融媒体中心和“上海健康频道”建设,构筑上海健康科普旗舰号,实现全市健康科普“统一入口”。
为广泛宣传健康上海行动取得实效,本市连续开展两轮健康上海行动优秀案例征集推选活动,激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健康上海建设。
例如,全国率先探索病媒生物防制管理数字化治理转型。本市自2021年1月全面启动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纳入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工作以来,已完成市级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场景模块设计和“上海市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
又如全国首档大型健康科普电视脱口秀节目《健康脱口秀》。这是市卫生健康委、市爱卫办、上海教育电视台、市健康促进中心等推出的健康科普创新突破。医务工作者围绕种种健康误区、健康谣言尽情“吐槽”、辟谣,在欢声笑语间帮助市民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前三季辐射全球华人圈,全网曝光人次超过28亿。
健康上海行动中,本市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不断健全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工作体系,持续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动员”的“大卫生、大健康”治理格局。
通过开展爱国卫生专项行动,本市在全国率先实现国家卫生区全覆盖,2023年国家卫生镇比例达到92%,位列全国各省市第一。在全国爱卫办开展的健康城市评价中,上海9个区名列2022年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城市(全国40个)。
同时,上海位居《清华城市健康指数2023》综合测评第一,并在健康服务和健康产业两项指标上均位列第一。
未来,本市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深入实施健康上海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贯彻《上海市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条例》,全面提升健康上海建设能级,全方位、全周期保障市民健康,为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奠定健康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