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开展无人机巡查
“现在进小区要刷脸,进单元门也要刷脸,住在这里很安全。”说起红谷滩区九颂山河小区的智慧管理,章晴芸满是自豪,“科技应用无处不在,‘智慧+平安’让小区的住户乐享幸福生活。”
而这,是我市建设智慧平安小区成果的一个写照。
“滴滴滴……”近日,在西湖区丁公路街道兴柴北苑社区,一名黑衣男子疑似正在盗取6栋1楼居民家门前的电动车电瓶,该社区新安装的高科技安防系统精准识别并自动发出警报声。社区安防人员立即联系辖区民警,快速抓住了可疑人员。
8月23日上午,记者来到兴柴北苑社区,只见电脑屏幕上正在“直播”摄像头的拍摄情况。这并不是漫无目的的拍摄,而是实时将进入小区的人与系统里“记忆”的嫌疑人照片比对,即“人脸识别系统”。
这套动态人脸识别系统和高清智能视频监控系统,构建了小区“动态实时”布控网络,并入天网和地网指挥中心,由24小时专业、专职、专人值守处置,形成及时、高效、精确的防控体系,将原有“事后调取录像取证”的方式前移为“事前预防和事中精确制止”。
环绕社区,记者发现居民楼外均安装了高清摄像头,通过智能识别技术自动对目标区域进行监控,对发现人员攀爬、滞留的情况自动报警,实现治安案件的事前智能预警、事中及时处置,形成区域监控无死角、快反应、全覆盖的立体防控体系。
“小区在主入口布设‘人脸卡口’,实时掌握进出小区人员的动态,并配合人脸布控平台,可实现黑名单实时预警、重点人群布控、实时轨迹回放等功能,做到‘卡住口、封住面、智能化’,只要惯偷一来,立马发出警报。”丁公路派出所副所长刘斌说, 此外,民警联合小区保安队伍,实行24小时值守、巡逻等,实行群防群治,“智能技防+高效人防”提高了居民安全感和满意度。
如今,南昌一个个智慧警务的创新实践,让“打防管控”如虎添翼,为民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目前,南昌像这样的智慧安防小区,已建设2265个。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我市加强社会信息采集、实有人口管理,有效防范居民小区发案,不断提升打击犯罪能力,增强居民小区的治安防控效能。去年,全市510个小区实现了可防性案件零发案。”市委政法委基层社会治理科科长万雨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