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让柳州螺蛳粉赚了600亿?螺蛳粉爆火的背后,“干饭人”为广西一座城吃出支柱产业

图片
制图@超级乡村研究所
底图来源/图虫创意


如果说最近几年里,哪种食物的走红最具“现象级”,答案非柳州螺蛳粉莫属。

螺蛳粉一直以来都是一种很极端的食物,它集鲜、辣、酸、爽、烫多种味道于一身,带有一点直击灵魂的味,爱者闻其香,恨不得天天都吃;厌者恶其臭,因其气味腥臭而退避三舍,还赐其名曰:食物界的“生化武器”

就是这样一碗“臭”名昭著、舌尖尤物的螺蛳粉,曾经只在它的老家——柳州市里大行其道,是柳州人民心中能代表家乡味道的美食,是他们日思夜想的人间绝味。

图片

图源/图虫创意

但现今,螺蛳粉不但走出了柳州,火遍大江南北,便利到成为人人都能在家里随时煮上一包的美味,还给柳州市带来年入百亿元的产值,让螺蛳粉成为柳州市的支柱产业

柳州螺蛳粉看似是突然走红,但它的网红之路,是一碗米粉堪称逆天改命的重生之路,是柳州政府坚持10年的全力以赴。

01

柳州人20000年前就在“嗦螺”?

螺蛳粉的前世今生


柳州人长久以来就有喜食螺蛳和米粉的饮食习惯,“嗦螺”的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两万多年前

考古学家曾在柳州市白莲洞等遗址的堆积层中发现了大量的螺蛳化石,出土的螺蛳壳中大多数都存在尾部被人工敲掉的痕迹。因此,柳江人被证实是迄今为止华南地区发现的最早的食螺人群

柳州,位于广西中部偏东北,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土壤种类多样,十分适合水稻的种植,为螺蛳粉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图片

柳州境内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非常适合螺蛳的生长。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来充足的阳光,充沛的降雨量,这样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也为螺蛳粉的配料,如竹笋、豇豆等等,提供了有利的生长条件,助力柳州螺蛳粉成为柳州特色饮食。

那么这样一款圈粉无数的当红小吃,是谁发明出来的呢?

其实,考证螺蛳粉的来历,有很多种版本。螺蛳粉的历史并不长,就连当地人也只知道螺蛳粉是从上世纪70年代左右柳州的夜市里传出来的。

图片

五一期间的柳州夜市 图源/图虫创意

柳州是重工业城市,20世纪70年代,大批工厂在柳州建成,工业化的工作模式形成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柳州夜市开始兴旺起来。

夜班工人下班后,习惯来到夜市吃一碗煮螺蛳,但是光吃螺蛳往往不能饱腹,而柳州人爱吃粉,螺蛳摊也多卖米粉,就有商家将二者一起煮来卖,这就是螺蛳粉的雏形。

图片

螺蛳美食 图源/图虫创意

柳州人在饮食口味上喜欢酸辣,于是各家摊主不断改良,在螺蛳粉里加入酸笋、腐竹、辣椒、花生以及各种卤味配料,让螺蛳粉的口感和口味越来越丰富,最终成了集“鲜、辣、酸、爽、烫”于一身的独特风味,螺蛳粉迅速在市面上流行起来。


02

从路边摊到百亿产业

螺蛳粉的逆天改命之路


虽然在柳州本地火了几十年,但和臭豆腐、豆汁儿这些成名已久的老江湖不同,螺蛳粉闻名全国,只有短短几年。

其实早在2010年,螺蛳粉就尝试全国出道了,柳州市政府选择螺蛳粉作为自己的城市名片,并启动了螺蛳粉进京项目,推动螺蛳粉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开店,2011年北京螺蛳粉形象店开业。

然而,在实体店内煮螺蛳粉散发出直击灵魂的臭味,分分钟扩散到店外,酸笋的臭味就像一道高高的门槛,把不知其美味的广大食客拒之门外,劝退路人。所以螺蛳粉几乎不可能像兰州拉面、沙县小吃那样靠开店扩张赢得天下。

再加上为了保证螺蛳粉的原汁原味,店里需要的米粉、酸笋等食材都从要柳州空运来,大大增加了运营成本。

图片

图源/图虫创意

在经历了进京开店受挫后,柳州人民意识到,可以一个人躲在家偷偷吃的袋装螺蛳粉,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螺蛳粉逆天改命的机会,来自于米粉界的一次工业革命

2014年柳州一家食品企业发明了袋装螺蛳粉,从此一举改写了螺蛳粉只能受限于柳州的命运。

由于南方大多数米粉都是鲜湿米粉,适合现吃现煮,没法远距离运输,这也是很多地方米粉无法离开本地的原因。但螺蛳粉用的是干米粉,既干,又够硬,只要调料地道正宗,在哪都能煮出柳州的风味。

袋装螺蛳粉的出现,让螺蛳粉可以通过快递的方式,把柳州最地道的原材料和米粉输送到全国。不用考虑高成本的空运原材料,也不用担心一线城市开店租金高。

图片

袋装螺蛳粉生产线 图源/柳州螺蛳粉官方

柳州市政府马上举办袋装螺蛳粉大赛,设置奖金,评选最好吃的袋装螺蛳粉,来打响知名度。接着又注册柳州螺蛳粉的地理标识螺蛳粉成立行业协会。随后,又实施《柳州螺蛳粉地方标准》,统一了螺蛳粉的生产、检验和包装,对米粉的直径、口感、料包数量及内容等都做出了规定,通过标准化来保证螺蛳粉的灵魂口味。

袋装螺蛳粉让全国的干饭人在家就能品尝到地道柳州风味,单价也不贵,螺蛳粉的销量瞬间激增。

2014年柳州才有第一家袋装螺蛳粉生产企业,这是柳州螺蛳粉产业化的开端。此时,正是国内电商发展红火的时候,螺蛳粉便踏着电商的台阶走进到人们的生活,并从此走向全国,2015年螺蛳粉每天的网络销量就突破6万袋。

图片

打包螺蛳粉  图源/柳州螺蛳粉官方

“一夜爆红”的网红食物有很多,但能像螺蛳粉这样拥有“现象级”销售的食物,以前几乎从未出现过。在经历突然走红之后,螺蛳粉为什么没像其他网红小吃一样只是昙花一现呢?

螺蛳粉的“现象级”走红与当地政府的投入付出息息相关

在螺蛳粉的热销展示出背后巨大的市场空间时,柳州市政府趁热打出一套组合拳, 大力推动袋装螺蛳粉产业的发展。

国家倡导建设地方特色小镇,柳州就赶紧建立了螺蛳粉特色小镇。螺蛳粉需要创新,柳州就投资千万开办了螺蛳粉产业学院。还把柳州螺蛳粉产业园(螺蛳粉博物馆)做成了4A级旅游景区,总之一切都是为了推广一碗螺蛳粉!

图片

螺蛳粉产业园 图源/柳州螺蛳粉官方

柳州市的袋装螺蛳粉产值从2015年的5亿到2023年的174.3亿元,登记注册的生产企业从2014年只有1家猛增至2023年的138家

时间回到2016年,此时的螺蛳粉已经在互联网小有名气,但还不算是家喻户晓,地利、人和都有了,就差一个天时。而2016年,被媒体称为“中国网络直播元年”,互联网是拉动螺蛳粉爆火的第三驾马车。

2016年,短视频平台刮起了“吃播”风,把螺蛳粉推向新高潮。煮好的螺蛳粉红红火火,不光外观好看,酸辣鲜臭的味道,让主播吃起来,面红耳赤、痛哭流涕,增加了不少节目效果。随后视频平台上各大主播纷纷做起测评螺蛳粉的内容,吸引了一批带着好奇心下订单的年轻人。

图片

图源/网络

各路网红也看准时机,通过网络带货的方式给螺蛳粉打广告,2019年螺蛳粉就在电商平台上以2800万件成为了全国销量第一的美食。

就这样,始于臭味终于原味的螺蛳粉,通过自身魅力、柳州政府打造城市名片的努力、过硬的品质以及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就这么天时、地利、人和的一飞冲天,逆袭成功。


03

一碗螺蛳粉,做成百亿大产业


螺蛳粉让爱吃粉的干饭人吃爽了,也让参与生产螺蛳粉的人爽了,因为这拉动了柳州当地螺蛳粉的原材料产业链,形成多赢的局面。

按照柳州市一天销售170万螺蛳粉计算,每天要消耗8万斤酸笋,80吨螺蛳,因此也带动了螺蛳养殖,酸笋、豆角加工等原料生产企业的发展。截至2024年7月,柳州市现有原材料配套企业163家,有超过30万人靠螺蛳粉赚钱养家。

图片

螺蛳粉和配料 图源/图虫创意

2023年,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达到了669.9亿元,同比增长11.5%。一碗小小的螺蛳粉不仅促进了柳州的农业、工业的发展,还带动了旅游业、物流业等相关产业的繁荣。

从路边摊到网红米粉,看着不过一根网线的距离,柳州螺蛳粉走了10年。这10年有柳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也有当地企业的创新和努力。

没有一种爆火是突如其来的,“顶流”都是积蓄了多年的能量后,遇到了它迟早会遇到的契机。

螺蛳粉不仅冲出了柳州,冲出了广西,还冲向了世界,让螺蛳粉成为柳州这座城市的一张响亮的名片。


*部分图片素材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处理。

参考资料:
[1]《螺蛳粉,现象级的走红“臭食”》
[2]《非遗视角下柳州螺蛳粉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3]《为了做网红,你知道螺蛳粉有多努力吗?一座三线城市的10年全力以赴》
[4]《热搜3亿,爆仓半年,螺蛳粉是如何出圈成为国民美食的?》
[5]《一年全产业链销售收入669.9亿元,柳州螺蛳粉厉害了》
[6]《干饭人把螺蛳粉搞了1000亿:螺蛳粉爆火的财富密码,干饭人为一座城吃出支柱产业》

特别鸣谢:柳州市融媒体中心


超级乡村粉丝群招募小伙伴了

欢迎各位小伙伴入群畅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