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8日,重庆市迎来了生物信息学领域的一场学术盛宴——中国生物信息学学会(筹)多组学与整合生物学专委会2024年会。本次会议由重庆市生物信息学会承办,旨在汇聚国内外顶尖的生物信息学专家、学者及行业精英,共同探讨生物信息学在医药健康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未来趋势,进一步推动生物信息学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会议吸引了来自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中山大学等数十家顶尖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与。会议日程紧凑而丰富,涵盖了从基础理论研究到临床应用的多个前沿议题。
大会全体合影
开幕式上,重庆市科协科技创新部部长段勇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重庆市生物信息学会作为市科协主管的市级学会,很荣幸承办全国专委会会议,希望学会全力做好各项会议保障工作,虚心向国内外同行学习请教,把重庆市生物信息学会做大做强。随后,多组学与整合生物学专委会主任委员、浙江生物信息学学会理事长陈铭教授和重庆生物信息学会理事长冉隆科教授分别发言致辞,随着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其在生物医药、健康管理、疾病防控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对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推动医疗卫生事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本次年会的召开,正是为了搭建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生物信息学领域内的思想碰撞与合作创新。
重庆市科协科技创新部部长段勇致辞
多组学与整合生物学专委会主任陈铭教授致辞
重庆市生物信息学会理事长冉隆科教授致辞
会议期间,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多组学研究以及大健康进行了精彩纷呈的报告。报告分别由重庆医科大学冉隆科教授、南京邮电大学季星来教授、宁波大学廖奇教授和清华大学邓海腾教授主持。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王秀杰研究员分享了利用生物信息学发现新的调控规律的研究成果以及类器官的最新研究进展;清华大学的邓海腾教授则深入探讨了衰老的多组学分析,从蛋白质生命组学到抗衰老干预的广阔前景;天津医科大学的李俊教授就复杂疾病非编码遗传调控的最新进展进行了阐述;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的印明柱教授则介绍了单细胞水平泛肿瘤脉管系统全息图谱的构建技术,为肿瘤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济大学刘琦教授介绍基于子任务分解的学习与基准测试,并应用于基因干扰结果预测及更广泛的领域。
王秀杰研究员特邀报告
邓海腾教授特邀报告
李俊教授特邀报告
印名柱教授特邀报告
刘琦教授特邀报告
此外,会议还设置了多个专题论坛和圆桌讨论环节,就遗传扰动结果预测、疾病表型形成的分子机制、间充质干细胞功能亚群发现、肿瘤转录组学研究与医学应用、代谢组学与冠心病防治等热点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与会专家学者们纷纷表示,这些前沿话题不仅拓宽了他们的研究视野,也为未来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思路。
白明泽教授报告 | 罗洁教授报告 |
王峥教授报告 | 汪强虎教授报告 |
徐一驰教授报告 | 辇伟奇教授报告 |
李伟忠教授报告 | 字节开源技术专家王蕴博 |
王甲莉教授报告 | 田鲁亦研究员报告 |
本次会议还邀请了中山大学的李伟忠教授、复旦大学的徐一驰研究员和广州国家实验室田鲁亦研究员等青年才俊,他们分别就质谱数据的直接分析方法和单细胞水平人类胚胎的深度剖析等前沿技术及算法进行了讨论,展现了生物信息学领域新生力量的蓬勃生机与无限潜力。
中国生物信息学学会多组学与整合生物学专委会2024年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生物信息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最新研究成果、交流学术思想的宝贵平台,也为推动生物信息学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促进生物医药卫生信息化注入了新的动力。大会最后由专委会主任陈铭教授进行总结,肯定了此次大会内容丰富,报告质量很高,代表了多组学的前沿和最新研究热点,并就下次年会进行了初步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