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款小鹏G9,72小时大定超8000辆;小鹏G6预售72小时,小订突破2.5万。
而8月27日,宣布价格不到一小时,MONA M03的大定就突破1万。
早先互联网上流传着一张小鹏MONA M03的购车发票,显示价格为13万元整,而相比坊间推测的更高的实际价格,小鹏却给出了11.98万元的起步价。
MONA M03成为小鹏历史上“最佳开局”也就顺理成章了。
而这,可能是小鹏汽车十周年最好的礼物。
5个月前,何小鹏在台下看雷军讲小米造车的故事,而如今站在台上宣布价格时,雷军也“战术性”喝水。如果说小米SU7火爆之后,汽车圈的老板都在尝试学习小米的营销,那么何小鹏可能是将精髓拿捏得最到位的一个了。
从十年的梦想与心路历程,到不断增长的大定数字,“鸡汤爽文”可能也不过如此。
也许MONA M03的颜值还有争议,也许高阶智驾依然没有覆盖全系车型,也许更低的车价会拉低小鹏整体的均价表现。
但对于小鹏来说,这也是过去漫长的时间里,最高光的一夜了。
下一个十年的故事,MONA M03开了个好头。
MONA M03第一次将城市高阶智驾带到了15万元的价格区间,而小鹏汽车的智驾能力是已经被市场所认可的。包括全国都好用的智能驾驶,覆盖掉头、环岛、狭窄道路;100米寻迹倒车和离车泊入,拥有高阶智驾体验的门槛再次被拉低。
但何小鹏在发布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预告了具备XNGP高阶智驾能力的580 超长续航 Max版本会在2025年春节后开启交付。
这或许为最终的价格宣布埋下了一个伏笔。
在现场,当620超长续航版12.98万元和515长续航版本11.98万元出现时,观众的呼声明显要比15.58万元出现时,高了好几个量级。
很难不怀疑,小鹏汽车在用一种非常精妙的价格设置,让更低价格的两个版本,能够成为今年支撑销量的核心。
事实上,相比主销车型620超长续航版,Max版本用2.6万元的差价,换来了一套具备城市NGP能力的XNGP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而这套系统在小鹏其他车型上的差价是多少呢?G6差价2万元,G9差价2.6万元(包括了一些其他配置增加)。相比之下,MONA M03的前两个版本甚至还少了一个英伟达Orin X。
很难说是Max版卖得有点贵,还是普通版真的太便宜了。
这也情有可原,小鹏用过去十年的时间,让智驾成为了品牌的标签,并且等到了如今在20万元以上市场,用户对于高阶智驾的接受与认可。
但面对10-15万元市场,如今的小鹏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验证智驾是否会在这个领域快速渗透,以及将成本堆在智驾而非那些看得见的配置上,用户买不买单。
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卖车。
毕竟当理想销量稳定站上5万辆台阶,“蔚一万”变成“蔚两万”后,在销量周榜上一度跌出排名的小鹏汽车,太需要提振信心与士气了。
所以,主销车型12.98万元的价格意味着什么?
对比同样指导价为12.98万元的比亚迪秦PLUS 荣耀版 EV 510km 超越型,小鹏MONA M03也使用了来自弗迪的磷酸铁锂电池,但容量更大,多了110km的续航里程;此外,在车身尺寸旗鼓相当的情况下,MONA M03还拥有160kW的最大功率;而在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方面,小鹏可以算是第一梯队选手。
但对比比亚迪在这个级别市场强大的品牌势能,以及“星罗棋布”的网点数量,MONA M03也只能以更出色的性价比来吸引用户。
当然,何小鹏说这样的定价也可以盈利,以及对交付时间的信心满满,似乎也证明了小鹏在用过去多款车型交的学费,以及与大众汽车的合作,都还有了收获。
只是不得不感慨,在面对10万元级别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行业当下对于销量数字的执念时,无论智驾还是均价,都远没有销量的阿拉伯数字来得更重要。
不过距离Max版的交付还有半年的时间,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一线用户的反馈,小鹏汽车也还有充足的时间对Max版的销售策略进行灵活调整,主动权在手。
扶手香氛储物盒,99元;可调节软枕+记忆棉腰靠,169元+179元;冰晶遮阳帘,399元;精品仪表,599元。
自从上半年雷军凭借小米SU7发布会在汽车圈成为人人效仿的对象之后,何小鹏或许是对雷军的建议,理解得最为深刻的一个。
如果顺势也上架一款1:18车模,可能比真车也更早销量过万吧。
而在发布会开场前的热场视频中,雷军也作为一众“大佬”之一,为小鹏汽车送上了祝福,并且之后亲临了发布会现场。
就像雷军在讲小米SU7之前,用了很多时间来向外界打开心扉,阐释“造车”背后的初心。在MONA M03出现之前,何小鹏也用上半场的时间,为过去的十年做了一个完整的总结,把创业的质朴、造车的不易、自己的坚守,以及永远怀揣梦想的勇气,都表达了出来。
也许听上去有些“鸡汤”,也许对卖车没有最直接的帮助,但却让小鹏汽车这个品牌变得更加丰满和感性了一些。
而对于小鹏来说,这样的感情加分和销量数字一样重要。
2019年,小鹏汽车在赴美IPO前拿到了4亿美元融资,而何小鹏在发布会上透露说:“这里面有差不多两个亿是我自己投的,另外两个亿也是很多朋友、投资人一起支持的。”
而直至今天为止,何小鹏还在不断增持小鹏汽车股票,“对自己的信任,就是从自己的行动开始。”他说。
这可能也是支撑小鹏汽车,从当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都还不到个位数的时代开始,就坚持对“智能”二字的追求的动力。同样,小鹏汽车也用十年的时间,推动着中国汽车市场对于智能化的认知。而如今,无论是智能座舱还是智能驾驶,都已然成为行业竞争的桥头堡。
梦想,有时候也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无论过去还是未来。
下一个十年,何小鹏认为AI是趋势,而小鹏汽车要成为一家面向全球的AI公司。
他提出了这样几个预测:未来十年,中国汽车主流品牌也许只剩7家,而年销100万台AI汽车是决赛入场券;小鹏汽车的一半销量将来自海外,从欧洲起步,将中国智能化带向全球。
小鹏的AI体系,也将以AI汽车为核心,此外飞行汽车和AI机器人项目也在顺利推进,其中飞行汽车将于今年四季度开启预售,第二代人形机器人将于1024科技日亮相。
与此同时,小鹏围绕AI芯片和AI大模型的底层建设也同步进行。
其中,小鹏图灵芯片已经在8月23日流片成功,这个全球首颗AI芯片未来将应用于AI汽车、AI机器人和飞行汽车上。其专为AI大模型定制,在安全、图像感知方面有着强大能力,面向L4级自动驾驶拥有“1颗顶3颗”的性能。
而端到端大模型目前已经实现轻地图、全国都好开的能力,到今年四季度末可以实现“门到门”的智驾体验;未来,到2025年下半年实现类L3智能辅助驾驶,百公里接管次数小于1次,到2026年实现部分低速场景的无人驾驶。
更重要的,是使用基于L2的硬件和成本,实现L3+的用户体验。全新一代小鹏AI鹰眼视觉方案,感知距离提升125%,识别速度提升40%,在暗光、逆光和大光差场景下都可以“看得”更清晰。
这也就使得激光雷达在L3中从必选成为可选,从而让智驾成本的进一步降低成为可能。今年四季度,小鹏AI鹰眼视觉方案将随小鹏P7+首发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