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养老金不增加业主负担,给公众吃了一颗定心丸丨九派时评

全文1168字,阅读约需4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董建国表示,住建部正在研究建立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制度,以构建全生命周期房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02其中,房屋养老金制度已在22个城市试点,但部分自媒体将其误认为变相房产税,引发公众担忧。

03住建部直属期刊《建筑杂志社》澄清,房屋养老金并非房地产税,公共账户不需要老百姓出钱。

04由于我国城镇既有房屋中,建成年份超过30年的接近20%,预计到2040年前后,将有近80%的房屋成为老小区,需要做体检、交养老金、上保险。

05房屋养老金制度旨在保障房屋质量安全,具体资金筹集渠道应尽快明确,避免间接转嫁到业主身上。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文/九派新闻特约评论员 舒圣祥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董建国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住建部研究建立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制度,构建全生命周期房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上海等22个城市正在试点。“特别说一下房屋养老金,个人账户通过缴纳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已经有了,试点的重点是政府把公共账户建立起来。”

早在2022年,房屋养老金制度就被官方多次提及要研究建立,并开始在22个城市试点,但并未引起外界足够关注。此番房屋养老金的消息一出,坊间随即出现“本来买房想养老,结果还得为房子养老”的调侃,部分自媒体更是以讹传讹“房屋养老金就是变相房产税”。人们因此担心,设立房屋养老金,是不是又要掏钱了?好在,住建部直属期刊《建筑杂志社》随即发文澄清了误读,明确表示房屋养老金不是房地产税,公共账户不需要老百姓出钱。

图片

数据显示,我国城镇既有房屋中,建成年份超过30年的接近20%。预计到2040年前后,将有近80%的房屋成为老小区,可能存在墙体结构安全隐患、屋面渗漏、外墙脱落、设施设备老化等问题。告别过去几十年的大规模新增建设,正在步入存量房时代的房地产市场,越来越多房屋需要做体检、交养老金、上保险,以满足人们对房屋质量的安全诉求。诸如2022年长沙居民自建楼房坍塌之类事故,更是警醒我们要重视排查房屋安全隐患,及时对房屋及其附属设施设备进行保养、维护、维修乃至更换、重建。

房屋养老金是一个形象的叫法,应对的是存量房时代房屋老龄化的到来,旨在为房屋体检、维修提供资金保障。和居民养老金一样,房屋养老金也有个人账户和公共账户。其中,个人账户就是现行的住房维修资金。但单靠住房维修基金,面对老龄化房屋的批量涌现,未来可能难以支撑。未雨绸缪建立公共账户,是这项制度要解决的重点。核心问题就在于,钱从哪来?人们很自然会想到,房屋养老金最终还是需要业主来承担。公众有此担忧,其实并不奇怪。特别是在楼市疲软的背景下,任何风吹草动都有可能被无限放大,坊间误读也由此而来。

如果房屋养老金公共账户和房屋维修基金一样,都需要业主自掏腰包来建立,的确不啻为一种新型的税费。此刻,住建部官方媒体回应,房屋养老金制度并非房地产税,不需要老百姓直接出资,不会增加业主负担,无疑给公众吃了一颗定心丸。无论该项制度在各地被如何试点,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增加个人负担,不减损个人权益,都应该是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必须遵循的原则。但在地方财政资金同样较为吃紧的当下,具体资金筹集渠道也应该尽快对外明确,避免间接转嫁到业主身上的可能。

房屋养老金制度的研究与建立,旨在构建一个全生命周期的房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给终将老去的房屋提前建立一份养老金,相比过去直接拆了重建的开发模式,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短命建筑”曾经是土地财政依赖背景下的常态,未来的游戏规则显然正在改变。建立房屋养老金公共账户,是地方政府部门理应承担的公共责任。与此同时,正如住房维修基金面临着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质疑,房屋养老金公共账户既要保持必要的资金筹集规模也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形成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机制。

【来源:九派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