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8-11日,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主办,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承办,陕西省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协办的“2024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CUDA)年会”在陕西省西安市胜利召开。本届CUDA赓续“健康中国,泌尿先行”的口号,以全球广阔视角为大家呈现一场精彩绝伦的学术盛宴。值此会议之际,医脉通特邀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李建兴教授为我们分享我国泌尿系结石领域诊疗现状和参会感想。
李建兴 教授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泌尿外科主任 教授
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副会长兼总干事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泌尿系结石专委会主任委员
北京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分副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结石学组组长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结石学组秘书长
中国尿石联盟副主席
国际尿石联盟副主席
中国尿石联盟儿童泌尿系结石诊疗协作中心主任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健康泌尿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
中国泌尿生殖创新联盟 副秘书长
中国妇幼学会新生儿与泌尿学组副主任委员
中国《泌尿外科诊疗指南》编委,《吴阶平泌尿外科》输尿管疾病副主编,《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现代泌尿外科杂志》、《微创泌尿外科杂志》、《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编委
李建兴教授
泌尿系结石作为泌尿外科的常见及多发性疾病,其发病率为5%-10%,且5-10年内的复发率惊人,可高达60%-90%,给患者健康带来严重困扰,甚至影响肾脏功能。泌尿系结石的风险因素纷繁复杂,涵盖社会、自然与个体多方面因素。社会自然因素主要涉及生活饮食习惯及气候条件,如不合理的膳食结构、水分摄入不足或气候炎热干燥等。而个体因素则更为复杂,包括个人体质、代谢异常以及患者所患的其他疾病影响(如尿路梗阻、感染),这些均可在不同程度上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因此,预防泌尿系结石需综合考虑并改善上述各方面因素。
李建兴教授
在泌尿结石治疗领域,针对肾结石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策略。首先,对于直径<6 mm的结石,大多数情况下可通过自然排石法处理,同时可辅以镇痛解痉类药物治疗,以缓解患者疼痛及肾输尿管痉挛等症状,促进结石排出。其次,针对直径6 mm至2 cm的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是常用且有效的治疗方式,其优势在于门诊即可完成,无需住院及麻醉,且对肾脏功能损害较小。此外,该尺寸范围内的结石还可考虑采用微创手术,如输尿管软镜碎石术(RIRS),该技术通过尿道、膀胱、输尿管直达肾脏,在内镜直视下精准碎石、排石及取石,因属自然腔道手术,对肾脏损伤亦较小。最后,对于直径>2 cm的结石,目前一线推荐的治疗方法是经皮肾镜取石手术(PCNL),该技术通过建立皮肤至肾脏集合系统的通道,置入内窥镜进行碎石取石,能够有效处理大体积结石,相较开放手术而言,创伤小,结石清除率高。在我们的临床实践中,肾结石的治疗方法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结石大小及医生经验综合判断,达到以最小创伤实现最佳治疗效果。
李建兴教授
在本届CUDA年会上,关于泌尿系结石的领域研究与讨论内容丰富且深入。投稿量显著增加,书面与口头交流内容广泛,内容不仅涉及结石治疗技术,更将焦点放在了结石的病因探索、预防策略、复发管理,以及微创与人工智能等新兴治疗方式上。特别是在泌尿系结石的微创治疗领域,多种创新技术与现代人工智能的结合应用成为了亮点,展现了该领域的前沿进展。同时,与会同道们对于泌尿系结石复发预防及病因展开了深入探讨,强调了病因研究的重要性,我们期待未来在结石病因研究上能取得突破性进展,从而为更有效地预防结石复发提供有力支持。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