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 | 周龙兴:荷花早市

  带着一份闲愁,与荷有约,入江南。
图片
  姑苏早市,为荷而来。皮市街与白塔西路交会处,一处很普通的农特产品疏导点,应季的蔬果轮番登场,枇杷、杨梅等,平平淡淡,周而复始着。唯独夏日的荷花一出场,匆匆上班的行人忽然停下了脚步。更有很多慕名而来如我一样的游客,在旅程的安排上,特意起了个大早,期待遇见不一样的江南风情。
  荷以消烦暑。盛夏赏荷,城里、城外两相宜。城里的园林,如拙政园,三面荷风四面柳,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城外的荷塘月色公园,千亩荷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游罢归来,有了更进一步亲近荷花的念想,虽说莲荷“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自古赏玩荷花亦是雅事。如《浮生六记》里芸娘烹的“荷花茶”,“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芸用小纱囊撮茶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那份小小的遗憾与念想,我想在荷花早市上都得到了满足。
  我有一些很鲜活的早市记忆,大多在夏日。暑热还没有袭来,每一个出现在早市画面里的人都是精神抖擞的,兜兜转转,纷纷把季节的馈赠带回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决定了一方早市的个性与腔调。阳澄湖畔,水产丰美,水淋淋里有生猛与野趣。渔家人也豪爽,总拿着一杆秤,炫耀着今天的重大渔获。相比较,蔬菜的摊位上稍显安静,阿婆把丝瓜、冬瓜、空心菜等摆放得整整齐齐,一闲下来就默默地剥着毛豆子。夏渐深,时蔬边上开始出现一二把莲蓬,点缀之。
  城里的荷花早市,主角却是荷花,莲蓬也有,衬之;荷叶也有,裹之。每个阿婆守着两三筐荷花,大多半米左右,修剪得宜。见有人来问,忙帮着挑了好几枝,配一二莲蓬,再从身后地上取一大片荷叶,用细线一扎。俨然最应景的夏日花束,怎能不打动俯下身子的行人。
  荷花大多含苞,尖尖的一抹粉红煞是惹人喜欢。阿婆们时不时会喷一喷水,每一筐里总会选一朵,把花瓣往里一折,折成郁金香的模样,一朵花便开好了。晨曦微阳拂过,温馨好似阿婆脸上一直漾开的微笑。阿婆跟我们说,她们来自太湖边,荷花、莲蓬等都是凌晨两三点采摘的。她们打包好来自太湖的礼物,坐上近2个小时的早班公交赶到这里。
  城里与城外,古城与太湖,在小小的一方早市上衔接在了一起,身后是粉墙黛瓦,江南旎旎的水墨线条,一抹跃动的绿意簇拥中,淡淡的粉色在渲染,在绽放。一束束荷花被买走,随之被带走的还有来自太湖深处的阵阵荷风。清代顾禄在《清嘉录》里描述太湖里的荷花:“洞庭西山之址消夏湾为荷花最深处。夏末舒华,灿若锦绣,游人放棹纳凉。花香云影,皓月澄波,往往留梦湾中,越宿而归。”
  卖花声里到苏州,印象深刻的是夏初的栀子花和白兰花。卖荷花的阿婆那边没有传来婉转的吴语声声,纸上的清音却还在,清代许咏仁《吴下卖花词三首(其二)荷花》有曰“采莲泾里是侬家,不卖莲蓬但卖花。莲子有心中带苦,花如郎面映朝霞。”不卖莲蓬但卖花,那里有一方水土里的风雅、温度与浪漫,也很自然地与所在的古城同频。
  荷花、荷叶、莲蓬皆萌发于一段段藕块上,荷花早市上不见鲜藕,但愁肠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带着这样的一份闲愁,与荷有约,入江南。(周龙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