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四天”聚智,乘“数”而上,重庆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

2024年以来,重庆已经历18次灾害性天气过程,包括4次区域性暴雨、14次强降水过程,多地出现冰雹、大风、小流域洪水、滑坡等灾害。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重庆全城上下严守、群防联动。

气象部门不断精进科技赋能水平,发挥重要先导作用,诸多数字气象科技成果的有效应用成为当地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的“硬核”支撑。以“数”提“治”,正是重庆气象部门助力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和平安重庆建设交出的一份亮眼答卷。
图片重庆城市图 摄影:任俊
牢记嘱托,强化数字气象顶层设计
重庆位于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带,内有“两江交汇”,兼处三峡库区,地形地貌复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山丘广布、降水不均,过境洪水、暴雨山洪、城市内涝、突发地灾、森林火灾五大灾害风险共存。
立足重庆气候特点,重庆气象部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国气象局新型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和重庆市委、市政府关于数字重庆建设部署中,在对标落实“云架构”、统一“云计算”、统一大数据、统一“云+端”、统一“云管理”总体框架的工作进程中,勇于实践、积极作为,着力推进重庆数字气象业务技术体系建设,建成包含“天枢·智能探测系统”“天资·智能预报系统”“知天·智慧服务系统”和 “御天·智慧防灾系统”在内的数字气象“四天”系统。
其中,“天枢·智能探测系统”集数算一体,可实现气象观测“一云统管”,为预报预警及服务夯实“信息支柱”;“天资·智能预报系统”利用每秒1300万次超算资源,建立快速更新循环同化预报系统,实现分钟级、百米级预报预警;“知天·智慧服务系统”承担公众气象服务、行业气象服务、重大活动保障及重大战略保障气象服务重任,实现气象服务产品向重点行业分区分类分级推送;“御天·智慧防灾系统”包括智能预警和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系统建设,按照“一行业一措施、一乡镇一方案”的总体要求,实现普适性气象预警向针对性工作指令转化。
图片烟雨巴渝预报图 来源:重庆市气象服务中心
以数字气象“四天”系统为载体,重庆气象部门实现对市、区、县气象业务的进一步集约化、一体化管理,更在跨部门合作领域往更深层次推进,气象工作也比以往更深广地楔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
精益求精,气象科技助力精准防汛
紧扣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数字气象“四天”系统支撑重庆气象部门更加精准地把脉“天机”,在汛期气象灾害防御中,全面提升从前端到末端的预报、预警、救灾能力。
这份“精准”,体现在一连串的数字上——
图片吊嘴危岩为特大型危岩体,威胁瞿塘峡风景区、白帝城风景区以及8个大型码头,气象部门在其对面安装北斗面场景三维形变监测站,24小时紧盯危岩变化。拍摄:任俊
“天枢·智能探测系统”依托遍及重庆的2800多个气象观测站点和卫星、雷达等装备,获取海量气象数据,全市地面观测间距提升到5.5公里,雷达距地1公里高度覆盖率提升至95.3%。
“天资·智能预报系统”实现逐15分钟循环同化、逐小时更新预报和0至60天无缝隙、全覆盖预报,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至63分钟,2小时内强降水预报时空分辨率提高到5分钟、500米。
图片“四天”系统业务界面 摄影:李悦
“知天·智慧服务系统”面向农业、能源、交通、旅游、康养等行业领域,实现1公里至2.5公里分辨率的60余种影响预报及风险预警产品格点化。
“御天·智慧防灾系统”对接102万名应急责任人、217万户有线电视、4.9万台应急广播,实现“气象预警+个性化指令”面向32.7万责任人精准靶向发布,预警信息可在1分钟内到达政府领导、3—5分钟内到达应急责任人、5—10分钟送达社会公众。
图片目前,重庆已建成381危岩气象观测站,实现中高风险危岩站气象监测全覆盖 来源:重庆市气象局
如果单看数字,还无法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那么,在今年数次灾害性天气应对中,我们还可以看到——6月29日,武隆区长坝镇根据气象预报预警信息,提前转移55名受影响群众,跑赢滑坡险情;7月10日0时35分,大足区气象局精准预警部分区域未来6小时降水量将达到50毫米以上,助力龙水镇提前转移受威胁群众300多人;7月11日夜里,“暴雨窝子”开州区大部乡镇累计雨量均超过250毫米,收到气象预警后,当地成功转移避险1193人次……
类似的情景,还发生在丰都县许明寺镇、云阳县平安镇、潼南区崇龛镇……依靠科技力量,气象部门对灾害更加敏锐地预见,助力相关部门开展指挥调度,主动精准防御。
与此同时,重庆气象部门“1131620”递进式预报预警业务体系和直达基层应急责任人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通过提前1个月、1周、3天、1天、6小时、2小时以及实时开展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工作,科学把握节奏,让气象预警跑在灾害前,为防灾避险赢得主动权。
主动融入,多跨协同形成作战合力
在沙坪坝区,包含气象部门在内的12个部门集成41类数据,构建了重庆首个数字化防汛决策指挥系统——“知天·沙坪坝防汛决策指挥系统”,在全市率先实现城市内涝点监测预警和交通信号灯智能实时联动,实现实时灾情“一屏掌控”、预警信息“一键智达”、转移避险“一图通览”、救援处置“一线调度”、安置重建“一站服务”,取得很好的实战效果。
这是重庆构建数字气象应用场景的一次率先示范。目前,数字气象已融入重庆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重庆数字气象平台接入市、区(县)政府和有关部门值班室,推动各地在极端气象灾害来袭时科学决策、及时处置。
图片通过“知天·沙坪坝区防汛决策指挥系统”,实时对沙坪坝境内嘉陵江沿江实景,进行水位情况监控。沙坪坝区气象局供图
与此同时,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智慧城市、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气象保障服务及决策、行业、公众气象服务需求,重庆“气象+”大数据基础云平台已汇集12个部门数据,形成5大类1567种数据资源。以“知天·智慧服务系统”为载体,重庆气象部门初步构建了涵盖应急管理、交通运输、能源、文旅、城市管理等领域的融合服务应用场景,提供气象服务插件式产品,融入“数字应急”“渝快哨”“智慧河长”等重大应用,与多部门共建数字气象多跨融合“样板间”。
图片重庆市数字化运营和治理中心大屏可实时查看气象信息。摄影:李悦
更智能、更高效、更精准!在融入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潮中,重庆气象部门立足数字赋能,努力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前行脚步!气象工作者更是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使命感,不断健全数字气象“四天”系统,为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注入高质量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