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改革开放新蓝图,具有里程碑意义,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沈阳市科学技术局如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又将采取哪些措施实现全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有效提升?日前,本报记者专访了沈阳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李莹。
辽沈晚报:沈阳市科学技术局如何强化科技支撑,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
沈阳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李莹:在强化科技支撑高质量发展能力方面,立足“国家所需、沈阳所能”,深入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325”模式,面向高端装备、集成电路装备等重点产业集群,聚焦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3个主攻方向;把握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和进口产品国产替代2个维度;抓实自主研发、联合攻关、揭榜挂帅、基础研究、带土移植5项举措,支持重点企业实施重点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专项,突破一批“卡脖子”问题,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年底前,突破关键核心技术200项以上。
辽沈晚报:沈阳市科学技术局在强化科技引领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举措?
沈阳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李莹:在强化科技引领高质量发展能力方面,重塑从原创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技术创新体系。聚焦重大平台、重大专项、重大奖项打造一批重大技术策源地,主动融入国家实验室体系,高水平建设辽宁实验室、太行实验室辽宁研究中心,构建解决产业发展需求的创新平台建设体系。年底前,国家级创新平台达到85个。构建“技术研发-概念验证-中试熟化-场景示范-成果转化”的新质生产力培育体系。大力建设大学科技园、中试基地等科技成果转化载体,建立“平台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园区产业化”成果转化衔接机制和承接体系,使更多科技成果从样品变成产品、形成产业。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壮大科技型企业规模,加快培育独角兽企业、科技领军企业。强化科技金融服务,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种子基金建设,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强化人才保障和教育支撑,完善科教协同育人和引才用才机制,着力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年底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900家,科技型企业突破2.5万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7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