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34条生命前,普京双膝跪地

普京一生的痛苦

2004年的9月1日至9月3日,可谓是俄罗斯历史上最沉重的一页——别斯兰事件中的334条人命让整个俄罗斯颤栗,普京将其称为自己“一生的痛苦”。

图片

时隔20年,普京又一次踏上位于俄罗斯南部北奥塞梯共和国的别斯兰,双膝跪地,为那些逝去的生命献上鲜花。

8月20日,普京抵达别斯兰,参观了“天使之城”纪念馆,这座纪念馆埋葬着2004年别斯兰第一中学恐怖袭击中的遇难者。

图片

图片

图片

普京向“哀悼之树”纪念碑献花,然后双膝跪地,亲吻纪念碑基座,作为东正教信徒,普京还两次画十字祈祷。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随后,普京又来到悲剧发生地——别斯兰第一中学,在这片曾经被枪声、哭喊声和鲜血笼罩的土地上,再次单膝跪地向纪念碑献花,并点燃蜡烛寄托哀思。

和遇害者母亲见面时,普京感叹,这个悲剧仍然是俄罗斯无法愈合的伤口。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没有死,我化作了天使,在天空中飞翔

2004年9月1日,是俄罗斯中小学开学的日子,也是俄罗斯的知识日,这一天的早上,老师、校长们都会等在校门口,笑着向迈进校园的同学们问候:С днём знаний!(知识日快乐!)

手捧鲜花的孩子们表情不一,有人欢呼雀跃,期待着新学期;有人垂头丧气,怀念暑假时光。但没有人会想到,这一天会成为他们命运的转折点。

图片

莫斯科时间上午9点45分,别斯兰市第一中学,这座位于俄罗斯南部北奥塞梯共和国的学校和众多俄罗斯学校一样,正在举行开学典礼。

一阵枪声刺破了空气,还不等大家回过神来,大批恐怖分子已经蜂拥而至,驱赶着人们进入学校。

一些反应过来的高年级学生,开始向四面奔逃,不能自保的低年级学生、护着孩子的家长和一些老师,已经失去了逃跑的机会,被恐怖分子赶进体育馆里,成为待宰的羔羊。

图片

听到枪声后,当地警察立即赶了过去,双方交火过程中,三位手无寸铁的平民无辜死亡,他们的尸体横陈在建筑物入口、栅栏旁,却不能带回家安葬,只要有人接近尸体,恐怖分子就会立即开枪射击。

幸运的是,有50名学生成功逃出,枪战刚开始时,他们就躲到了学校的锅炉房里,然后趁机逃了出来。

从9月1日到9月3日,行动指挥部和恐怖分子进行了数次交锋,恐怖分子屡屡中断谈判,威胁不断升级:如果一名武装分子被打死,他们将杀死50名儿童;如果1人被伤,则杀死20名儿童作为报复。

图片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校园里的爆炸声、枪声此起彼伏,1200余名人质的生命在死亡的边缘徘徊。

9月3日13点20分,紧急情况部的人员进入学校运送尸体,此时发生数次爆炸,部分人质开始外逃,恐怖分子随即向逃跑的人员开枪,特种部队冲进学校解救人质,并与窜出学校的部分恐怖分子交火。

图片

9月5日,北奥塞梯政府公布最终伤亡人数,共有334人死亡,其中包括186名未成年人,59名教师;958人受伤,其中包括639名未成年人,123人落下残疾;26名儿童父母双亡。

这一串数字多么触目惊心,别斯兰人质事件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最残暴、最大规模的人质劫持事件之一,这起恐怖事件开创了向社会最弱势群体——少年儿童大开杀戒的先例,它对世界社会的心理打击是巨大的。

图片

2005年,为遇难者修建的公墓里,树立起了一座高达9米的青铜纪念碑,它的名字叫做“哀悼之树”,4名妇女用高擎的手臂将50位天使托举向天空,象征着别斯兰无尽的悲痛与对和平的呼唤。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