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要驭繁

图片
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
邓小平同志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放眼世界,放眼未来,也放眼当前,放眼一切方面,站在时代前沿观察思考问题,把党和人民事业放到历史长河和全球视野中来谋划,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在解决突出问题中实现战略突破,在把握战略全局中推进各项工作。
正是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强领导下,改革开放的大幕拉开了。从此,“改革”和“开放”就与社会主义的命运紧密相连,被写在了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上。40多年过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欣欣向荣,中华民族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纪念邓小平同志,就要学习他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战略思维,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最恢宏的革命气度,也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树立的思维方式。”
石破天惊的关键一招
1978年12月的一个冬夜,18户村民为填饱肚子,在偏僻贫穷的小岗村,以“托孤”的形式按下红手印:“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这是农村改革响起的第一声惊雷。
实行大包干后的第一年,小岗村迎来大丰收,一举结束20多年吃国家救济粮的历史。1980年,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但在一些地方,也遇到强烈抵制,形成全国性、群众性的大争论。在争论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赞扬肥西的包产到户和凤阳的大包干,说“当前的主要问题还是思想解放不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序幕正式拉开。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9亿农民身上。他认为中国有80%的人口在农村,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
邓小平同志的讲话对形势发展影响极大。接着,1982年初的中央“一号文件”总结了1981年实践经验,明确指出“包产到户或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使之有了社会主义的“身份”和“户籍”。1983年的“一号文件”把包干到户命名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年,全国包干到户达到90%以上。
农村改革很快见到成效。198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8100多亿斤,人均800斤,接近世界人均水平。
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为城市经济改革提供了宝贵借鉴。随后,改革逐步向城市铺开,涵盖了工业、商业、科技、教育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全面的改革态势。这种从农村到城市的渐进式改革策略,确保了改革的平稳推进和深入发展。
伴随经济建设的快速恢复,政治上的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对各类优秀人才的需求空前释放。
按照邓小平同志的要求,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分别在科学院系统和高等院校中邀请了33位专家学者,于1977年8月4日至8日召开了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邓小平同志自始至终亲自主持。这是一次真正畅所欲言的座谈会,5天全部是即兴的自由发言。专家们的意见震动并激励了邓小平同志,他问坐在身边的教育部部长刘西尧:今年就恢复高考还来得及吗?刘西尧说,推迟半年招生,还来得及。邓小平同志听了,当场决断:今年就开始改,不要等了。
同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规定从1977年起,高等学校招生制度进行改革,恢复统一考试制度。在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举行了两次高考,全国高校录取了68万名大学新生。
1979年7月盛夏时节,邓小平同志在黄山登鳌鱼峰途中,一个年轻女孩气喘吁吁地追了上来:“邓伯伯,您好,我是复旦大学的学生,本来已经下山了,听说您老人家在这里,我们又赶回来。”
“复旦大学什么系的呀?是考进来的吗?”听到是大学生,邓小平同志立刻问。
“是考进来的,读的是新闻系。”
邓小平同志说:“难怪消息这样灵通。”
同学们陆续赶到。然后,邓小平同志同这几位20多岁的年轻人一起留下了一张合影,也留下了一个时代的缩影。
邓小平同志对科技的重要性有着深远的战略思考,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强调要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科技和人才。
1984年10月7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正式动工,邓小平同志亲自为工程奠基。1988年10月16日,该工程首次实现低亮度下的正负电子对撞。消息传开,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轰动。10月24日,他前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向参加工程建设的人们表示祝贺,并即席发表了著名的“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讲话。
1992年1月25日,邓小平同志在珠海参观亚洲仿真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时,与一位正在操作计算机的年轻人交谈起来。他拉着这位年轻人的手说:“我要握握年轻人的手,科学的希望在年轻人身上。”
弹指一挥间,今天的世界已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我国创新能力在世界排名第12位,拥有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首次跃居世界第一位。2012年至2023年,我国高被引论文占全球总量的27.3%,研发人员总量稳居世界首位,入选世界高被引科学家数量增至1169人次。
嫦娥奔月、神舟飞天、天和筑梦,刷新“中国高度”;高铁飞驰、鲲鹏振翅、超算赋能,提升“中国速度”;“海斗一号”“地壳一号”“奋斗者”号,解锁“中国深度”。这些辉煌成果,展现了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强大实力和能力,向时代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
念兹在兹的历史宏愿
中国是在困顿与落后中踏上改革开放之路的。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秘书长、第三编研部主任龙平平说,回顾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转折,要先把视线投放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中央工作会议。
带着十年“文革”的重创进入世界坐标,在党和国家向何处去的重要时刻,邓小平同志以巨大的历史担当、丰富的斗争经验和高超的战略智慧,果断提出:“不能再向后看了”“我们这次会议是向前看的会议,不是向后看的会议,当然向后也要看一下,为的是向前看。”从“向后看”到“向前看”,就是要“把过去的事大体处理完,把人民群众的力量引向未来”。
1978年12月13日,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邓小平同志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这篇讲话不仅提出和回答了在历史转折关头党面临的一系列根本问题,明确了党在今后的主要任务和前进方向,而且也为即将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指导方针,实际上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中央工作会议为期36天,它的成功召开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了充分准备,打下了坚实基础。
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开幕,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提法,确定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1979年3月30日,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邓小平同志进一步强调:“我们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一句话,就是搞现代化建设。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
怎样才能走出一条既积极进取又踏实稳妥的现代化之路?历史和现实的经验都证明,能否正确认识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是能否清醒认识和把握我国基本国情的关键,因而也是能否正确地制定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前提。
邓小平同志指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中国的国情是什么?邓小平同志紧紧围绕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全面分析和思考我国国情的基本状况和主要特点,确认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形成了系统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从而使我们党对于中国国情的认识和把握建立在了比较清醒、准确、科学的基础之上。
廓清社会主义本质、标定历史方位、设定重要目标、谋定战略步骤……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蹄疾步稳。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同志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当大平正芳提出“中国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究竟意味着什么”时,他“想了一分钟”便讲了一段著名的影响中国今后几十年命运的话:“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小康”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话语,被邓小平同志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
按照这一战略设想,所谓小康就是不富,但日子好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人均1000美元,就算是个小康水平。为了印证这个设想,邓小平同志到基层去了解情况,听取反映。
1983年的春天,他视察了长江三角洲的苏州、杭州和上海,走了一路,看了一路,也算了一路:算现有基础,算发展速度,算未来前景。市场物资的丰富,农村新房子的增多,人民喜悦的笑脸,给他增添了无比的信心。
1984年,邓小平同志又去了深圳。改革开放不过几年的工夫,南方的这个小渔村,已经超过了小康。虽然沿海的情况令他兴奋,但他依旧保持着应有的冷静。翻两番、奔小康的目标确定后,他开始思考更长远的发展战略。
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西班牙政府副首相格拉时,第一次明确提出经济建设大体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同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对此作了更完备的归纳和概括,表述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在中国实现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念兹在兹的历史宏愿,凝结着邓小平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毕生心血。为了改变落后状况,中国共产党人立下愚公志,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
1997年7月1日,与祖国阔别一个多世纪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开启历史新篇。
在这背后,有一个深情的遗憾,那就是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一代伟人邓小平同志,未能亲眼见证这一刻。
迟暮之年,邓小平同志曾说过,他的心愿是争取活到1997年,到香港自己的土地上去走一走。然而,时间无情地定格在了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同志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这一天距离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仅差几个月。7月1日当天,邓小平同志的夫人卓琳来到香港,出席了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政权的交接仪式,完成了他的遗愿。
事非经过不知难。时间倒回到1979年3月。改革开放刚刚扬帆起航,英国驻香港总督麦理浩就带着一行人匆匆来到了北京,以“1997年之后香港土地的契约是否还能续签、是否继续有效”这一问题,让中国在香港回归问题上进行表态。
邓小平同志会见麦理浩时说:“我们历来认为,香港主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但香港又有它的特殊地位。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个问题本身不能讨论。但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即使到了1997年解决这个问题时,我们也会尊重香港的特殊地位。”
1982年1月11日,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他指出,对台湾九条方针是以叶剑英副主席的名义提出来的,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国家的统一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愿望,这不仅有利于子孙后代,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也是一件大事。”
在“一国两制”战略框架下,1997年,香港顺利回归祖国;1999年,澳门顺利回归祖国。
二十多年来,香港、澳门保持了其独特的经济制度和发展模式,充分发挥了其在国际贸易、金融等领域的优势,自身经济稳步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也为国家经济的整体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全局和长远,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
短短数年间,粤港澳大湾区已从理念化为现实。一幕幕生动图景汇聚成“一国两制”的新时代画卷。
2022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强调,“一国两制”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了的,符合国家、民族根本利益,符合香港、澳门根本利益,得到14亿多祖国人民鼎力支持,得到香港、澳门居民一致拥护,也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赞同。这样的好制度,没有任何理由改变,必须长期坚持!
今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明确提到: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支持香港、澳门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健全香港、澳门在国家对外开放中更好发挥作用机制。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强化规则衔接、机制对接。
愿将黄鹤翅,一借飞云空。对历史最好的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以一脉相承的信念、一以贯之的决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我们所创造的一切,将“不仅影响中国,而且会影响世界”。
本版文/本报记者陈斯
统筹/徐锋刘晓雪
供图/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