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90代为何有底气要升地级市?

改革开放初期,个体经济开始出现,集贸市场日渐繁荣。“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时代结束,人们生活逐步得到改善。至1986年,瑞金城乡个体工商户达5030户。当时,市场统计成为衡量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1997年12月28~30日在红都影剧院召开,黎金辉代表上届市委作工作报告,提出把瑞金建设成为内外开放、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文明富裕的现代化中等城市,为瑞金争取升格为地级市而努力奋斗。看看瑞金90年代的经济就知道了,那时候的瑞金县级经济全省第三。

图片

瑞金建市是1994年,距今刚好30年,当然瑞金是县级市,虽然是省直管,但一直也是由赣州市代管。如今在赣州十八个县市区中,按照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排名,瑞金人均GDP经常被冠以“老十五”的称号。瑞金和周边的粤北、闽西比拼,一比不过产业基础,二比不过优惠政策。

这些年,瑞金的城建和交通这块进步确实挺大的,铁路有赣龙铁路和赣瑞龙铁路,可通动车,去往福建厦门也就一个多小时,高速有厦蓉高速和济广高速,这两条全国高路大动脉,机场马上有4C级的赣州瑞金机场通航。

图片

可以说,这些种种的交通配套,很多地级市都是不具备的,瑞金就是以一个地级行政区来打造的。但实际上呢,瑞金离地级市的路还很远,或者说基本上不大可能。一是周边县域的认可度,也就是向心力,瑞金在石城、宁都、会昌邻近的几个县域并没有太大的优势。

图片

二是人口,瑞金市在邻近几个县人口也并不占优势。

三是经济发展水平,瑞金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但并没有和邻县拉开距离,反倒是低于宁都。

四是现在国家提倡的是精兵简政,压缩行政区,乡镇合并未来是个大趋势,而新设立地级市的难度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