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汉市全面建立“检察+工会”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协作机制,帮助职工挽回经济损失近百万元。
2.通过释法、协商协调和移送线索等方式,武汉市检察机关与市区工会接力维权,化解劳资纠纷和矛盾。
3.6个月时间里,武汉市各区总工会向检察机关移送侵害劳动者权益案件线索32起,帮助101名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95.6万元。
4.其中,青山区总工会农民工维权站将欠薪案件移交青山区检察院,7天内为农民工讨回近20万元工资。
5.除此之外,武汉市青山区检察院还与区法院建立了支持起诉绿色通道,保障弱势劳动者合法权益。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极目新闻记者 卢成汉 孙婷婷
通讯员 邹洪萍 周大鑫 周晶晶 赵露
分包公司拖欠农民工工资,通过听证会释法说理,由总承包公司动用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支付;老板跑路,员工工资无着落,线索移送,老板兑现工资,获得谅解被相对不起诉;面对欠薪不露面的分包公司,出具支持起诉意见书,助农民工精准起诉,增强维权信心。
今年以来,依托武汉市区两级工会与检察机关搭建的11个“检察+工会”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协作机制平台,武汉市检察机关与市区工会双向奔赴,接力维权,通过释法、协商协调和移送线索等方式,化解劳资纠纷和矛盾,让职工获得感更强,幸福感更实。
武汉市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部门主任李晶介绍,6个月时间里,武汉市各区总工会向检察机关移送侵害劳动者权益案件线索32起,帮助101名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95.6万元。
青山区总工会农民工维权站将欠薪案件移交青山区检察院
7天内为农民工讨回近20万元工资
“拖了一年多的工资,仅一周时间,就打到我们卡上了。”8月19日,农民工王萌说,这多亏了青山区的检察官与工会“娘家人”啊。
原来,在2023年2月,王萌(化名)等19名农民工为某原料厂综合改造工程提供铆工、焊工等劳务,该工程由一家建设工程公司分包给武汉一家劳务公司。同年6月,工程完工后,劳务公司欠下19名农民工一共19.95万元工资未支付,“一家人的生活,都指望着这笔工资啊!”
2024年1月,为了尽快拿到工资,王萌代表农民工找到青山区总工会农民工维权站,青山区总工会兼职副主席、该站站长向永兴了解情况后,立即找到劳务公司进行调解,该劳务公司答应支付欠薪。
然而,劳务公司却迟迟不见动静。向永兴找到劳务公司,得到的答复是“因资金困难”,无法及时支付。为确保农民工及时拿到欠薪,向永兴将这一欠薪线索,移送给青山区检察院民事检察部门,竭力为农民工维权。该部门是武汉市青山区检察院与青山区总工会建立的“检察+工会”劳动者权益保障协作机制的具体落实部门。
检察官与工会调解员在一起商量案情
“劳务公司有笔21万多元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交付到建设工程公司账户上,能否用这笔钱,支付王萌等19名农民工资?”检察官和工会工作人员开展前期调查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提出了这样的解决方案。但建设工程公司担心劳务公司还有其它潜在的纠纷,因此对用这笔保证金来支付农民工工资仍有顾虑。
2月1日,鉴于此情况,该院组织召开检察听证会,让大家坐在一起“有话敞开了说”。当事人说明困难,检察官充分释法说理,工会调解员以情动人,最终建设工程公司同意用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支付武汉劳务公司近20万元的欠薪。
武汉市青山区人民检察院组织召开听证会,借助“检察+工会”工作机制,帮助19名农民工成功追回欠薪
2月7日,王萌等19名农民工拿到了19.95万元欠薪,高高兴兴回老家过新年。
一份线索函追回36万元欠薪
2023年初,武汉市汉阳的一家培训机构,老板突然人去楼空。该培训机构的24名员工四处打听老板魏某下落无果,心急如焚:老板一共欠下他们的工资30余万元,该找谁去要?
此事经汉阳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调查后,责令培训机构限期支付欠薪。责令期满后,培训机构老板魏某仍未支付欠薪,依然下落不明。
“老板跑了,工会‘娘家人’要给我们做主啊!”情急之下,员工们找到汉阳区总工会。工会调解员刘钢、周大鑫热情地接待了他们,了解相关情况后,通过“检察+工会”协作机制平台,将这一线索移交给汉阳区检察院。
汉阳区检察院受理后,马上启动立案监督,派员联系汉阳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核实相关情况,建议以魏某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移送公安机关依法处理。公安机关及时进行了刑事立案侦查,并开展侦查。
为稳定职工情绪,汉阳区检察院邀请汉阳区总工会开展参与案件听证、矛盾化解。在被刑事拘留后,魏某通过家属筹得部分资金,并写下还款计划书,承诺尽快筹钱兑现全部欠薪,检察机关作出不批捕决定。
2024年3月,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老板魏某全额支付了拖欠的工资36.6万元,与24名职工达成刑事和解。汉阳区检察院根据魏某犯罪情节轻微、认罪认罚,与被害人达成刑事和解等情节,对魏某依法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
支持起诉意见书让讨薪农民工有底气
“虽然讨薪的官司还没有判,但我们看到了希望。”8月19日,在武汉打工的农民工胡小伟(化名)说,这个底气,来自青山区总工会娘家人的帮助和武汉市青山区检察院作出的支持起诉意见书。
2019年,胡小伟等8名农民工受包工头王某聘用,来到了武汉青山区的一项目工地打工。2021年,工程收尾了,8名工友却被拖欠工资22万多元。从2021年开始,他们三番五次找包工头王某讨薪,至今仍是一分钱没要回来。
“我们想告王某来讨薪,但不会写起诉状;打算请律师帮忙,但手中没有钱。”今年4月,胡小伟与工友便向青山区总工会求助。工会调解员向永兴了解情况汇报后,认真做了笔录,展开调查,并将此事转移到武汉市青山区检察院。
检察官陈楚阳和检察官助理田仃经过了解得知,胡小伟与工友们多年追讨薪资诉求无法解决,症结在于包工头王某的“真实身份”,工友们只知道王某是项目现场负责人,平时只找王某要工资。现在王某的说法是,施工总承包公司没有支付工程款,所以没有钱支付农民工工资,对于王某与劳务分包公司的关系,工友们均表示不清楚。
根据办案经验,检察官认为王某可能系劳务公司的员工,代表劳务公司进行现场管理,也可能与劳务公司之间存在挂靠关系,在没有查清楚上述事实或理清楚法律关系的情况下,由农民工自行起诉王某的话,胡小伟等工友很有可能遗漏责任承担主体。
“工友们起诉时,仅将王某作为起诉对象,一旦王某没有履行能力,有可能工友们拿不到钱,因此,查清王某的身份就成了关键。”田仃说,如果王某是劳务公司员工,那么工资支付责任主要在劳务分包公司,不在于王某,但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以要求总包公司承担先行清偿责任;如果王某挂靠在该劳务公司名下,那么不仅可以直接找王某承担责任,而且可以找劳务分包公司。
在调查过程中,该劳务公司负责人一直拒绝露面。
今年5月底,青山区检察院向胡小伟等人出具一份支持起诉意见书,指导8位工友根据各自的情况,书写了起诉状,并在起诉状中注明了王某与劳务公司可能存在的挂靠关系,避免遗漏诉讼主体。
田仃介绍,这份支持起诉意见书同时送至法院和农民工各一份,后续由农民工自行提起民事诉讼,“可避免因证据不足、诉讼主体缺失等影响诉讼权益的实现,使得农民工少走弯路,降低诉讼成本。”
陈楚阳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该区检察院还与区法院建立了支持起诉绿色通道,可以快速办理快速执行,充分保障弱势劳动者合法权益。除此之外,检察机关还可以组织双方进行和解,以最小化成本帮助劳动者更高效地维权。
在青山区检察院出具了支持起诉意见书后,胡小伟等8名工友均顺利提起了诉讼,法庭已开庭进行了审理。对讨回欠薪,工友们说“充满了希望”。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