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翠茹
新型工业化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而今,面向区域经济社会需求,不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需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以产业需求牵引技术突破,需着眼于夯实产业基础、提升产业韧性、增强内生动力的重要举措,向“新”向“绿”,在新型工业化赛道上发展突围。
那么,青海如何结合自身实际走好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之路?高原企业又如何在新型工业化赛道上实现成功突围?
青海把答案放在绿色发展的各种举措和行动上:厚植传统优势,增强创新优势,以新的发展理念,锻造新的动力源和增长极;落实在创新驱动的实践中:突破传统生产方式、摒弃落后产能,向创新要动力,统筹规模,调整产业结构,重塑产业竞争力。
“破”与“立”之间,青海全力以赴构建绿色低碳工业体系。
我们说,助推企业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还需政府、企业主动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重视激活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重视催生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企业要时刻关注产品生产全过程的绿色管理,大力发展清洁生产技术。从产品原材料、生产过程、环境排放等各个方面出发,持续开展各类提质增效技术革新,不断推进生产工艺改造升级,尤其是对设备装置的提标改造,实现污染物超低排放、零排放。要靠智能增效,持续推进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管理创新,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释放新潜能。
政府、企业要紧紧扭住创新这个“牛鼻子”,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动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和推进重大技术攻关。政府要把着力点放到加强精准施策,加强生态文明体制机制统筹,加快建立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上;企业要坚持绿色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应用,开展基础性、前瞻性、颠覆性重大科技攻关。
我们必须认识到,绿色发展绝不是简单的栽几棵树,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环境保护或污染治理,而是着眼经济领域绿色发展的系统工程。要将绿色发展的理念贯穿于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等各环节,大力推进经济、能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为优势传统企业积蓄满满的“绿色动能”,使其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
编辑:李雪薇;
稿件来源:青海观察客户端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