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带着一抹“蓝色”走向世界

图片

独家专访: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传承人吴灵姝。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这句耳熟能详的俗语道出蓝印花布的精髓,通过蓝与白两种简单却永恒的色彩,描绘了一个典雅、清新但也极具美感的世界。
蓝印花布古称药斑布,《诗经·小雅》里“终朝采绿,不盈一匊”“终朝采蓝,不盈一襜”说的是蓝印花布染而不褪的特点;南宋昆山地方志《玉峰志》中“药斑布……布碧而花白,山水鸟兽楼台士女之形如碑刻然”则讲述了蓝印花布之上丰富多元的图像元素。

图片

据记载,宋元之际,江南地区的蓝印花布极为繁荣,几乎是一片织机遍地、染坊连街、河上布船如织的景象,各种染坊店成为行业翘楚,所制“瑞鹤鸣祥”“岁寒三友”“梅开五福”“榴开百子”也久负盛名。
几个世纪之后,当我们深陷于各种布料、LOGO、造型、时装品牌所包围的全球消费主义浪潮时,蓝印花布却携带着它的清新隽永再次归来,要讲的不仅是蓝印花布传承的故事,还有这背后漫长岁月的坚守与执着。

图片


这是一个有关世代传承的故事。
著名敦煌学家常书鸿的女儿常沙娜曾有过一段对于蓝印花布的亲密回忆:“小时候,第一次见到蓝印花布是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在湖南沅陵,刚从巴黎回国的酷爱时髦的母亲穿上了蓝印花布的旗袍,那漂亮而新颖的衣着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母亲得意地告诉我:这是中国民间的蓝印花布。上面印着牡丹和凤凰的纹样(白地蓝花),蓝白相间,疏密有致,生动而素雅,非常好看。

图片

这段前言载于《中国传统民间印染技艺》一书,出版这本书的人叫作吴元新,江苏南通人。从童年起,他就与蓝印花布结缘,吴元新的女儿吴灵姝回忆道:“我父亲从小就是在奶奶的织布声中长大的,奶奶今年97岁了,天气好的时候,她有时还会过来帮我们调整织布机。”
1976年,吴元新进入南通启东印染厂工作,他自学绘画,在刻板间专门负责蓝印花布刻花板的工作。参军之后,他考入宜兴陶瓷学校,虽然学的是陶瓷美术,毕业后留校,但他依然每天都在钻研如何将陶瓷中的技艺运用到蓝印花布的设计图案之中。
20世纪80、90年代,吴元新所设计的一大批蓝印花布纹样,被日本商人大批量订购,这些色彩明丽、设计繁复的蓝印花布在漂洋过海去往东瀛岛国的同时,他所在的蓝印花布却因经营、调整等多方原因,即将被制帽厂兼并。

图片

1996年,吴元新独自创办了蓝印花布艺术馆,白天在馆内传承技艺、介绍蓝印花布文化,晚上便在染坊设计与制作蓝印花布产品。除此以外,他时常骑着自行车去往南通乡下四处收集蓝印花布、夹缬、绞缬、民间彩印等传统印染实物。
吴灵姝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家里总是堆放着父亲从各处收集来的一摞摞蓝印花布。“家里都被这些布堆满了,那些看上去很旧的布,总是被他当宝贝一样珍藏着。从小父亲总是没日没夜泡在蓝印花布的世界里,看着他剪啊缝啊塞棉花,再拿去上海销售......”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吴灵姝是在一种隐秘又自卑的情绪下度过了青春期。90年代初期,整个中国社会经历着城市化最为火热的年代,大街上喧嚣拥挤的汽车、内地第一家麦当劳肯德基开业、从港台传来的流行音乐与电影……它们与蓝印花布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古朴的技艺与质地正在逐渐退出现代的生活,却在吴家深深地扎下根。

图片


转变,发生在吴灵姝大学时的那次交换学习。
大三那年,她去往韩国建国大学交换学习,在图书馆翻阅传统印染书籍时,蓝印花布的介绍恍然跃入眼前,看着眼前熟悉的布上青花,她第一时间拨通了父亲的电话,迫不及待地想要与他分享。这次相遇让她通过一种近乎陌生化的视角,重新审视蓝印花布,她开始逐渐意识到,它背后深藏的价值以及父亲坚守多年的原因。
从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毕业后,吴灵姝本想继续留在北京,从文化传播方面对蓝印花布做更多宣传,父亲却异常坚决地要求她回南通。“他希望我回到当地、回到染坊当中,把技艺先磨炼好。父亲一直说,传承就像放风筝,只有把技艺这根线紧紧抓牢,才能有更多创新。”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 刻板即以刀为笔,

将纹样刻于纸板。

2. 以镂空标记白色花型。

3. 刻好的花板附在白布上,

仿染浆从纸板上刮过。


进入染坊的工作并不容易:蓝印花布技艺分为刻板、刮浆、染色、刮灰、晾晒五个步骤,刻板即以刀为笔,将纹样刻于纸板,讲究笔断意连,以镂空标记白色花型;之后,要将刻好的花板附在白布上,防染浆从纸板上刮过,镂空处的布面贴上一层防染浆,在染色时方能不被上色,染完晾干后再以圆口菜刀刮去防染浆,白色花型显露;最后经过清洗晒,洗去浮色,一块雅致的蓝印花布才算是制成。
比如,刻板之中的断刀环节——需要以刀代笔创造性地处理蓝印花布中的点、线、面构造,无论是翱翔的凤凰还是舞动的雄狮,蓝印花布中的精髓正是通过这一工序得以崭露头角。“对初学者来说,断刀断在哪里?有没有断在纹样的结构上?这就需要不断练习,先临摹,再学习,不断调整,才能掌握这道工序。”
在阳光洒落的时节,高大宽阔的晾晒架上,一袭袭蓝白相间的画布随风摆动,蓝草的芬芳与石灰、豆粉防染浆的味道混合着,这样的画面在外人看来无限美好,身处染坊中的吴灵姝,却并没有太多时间来欣赏这样的风景。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 镂空处的布面贴上一层防染浆,

在染色时方能不被上色。

2. 染色。

3. 染完晒干后再以圆口菜刀

刮去防染浆,白色花型显露。


只要提到蓝印花布,父亲总是异常严格,对于纹样的构造、手法的娴熟度、有关创新的讨论、他们时常会争执,但更多时候,她能感觉到,自己在某种程度上越来越靠近并理解父亲,一个将一生都投入到蓝印花布世界的人,他活得多么纯粹而简单。
这样的坚守与努力,开始被越来越多人看到。2004年,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前往南通做城市文化定位相关工作,当时日程已被排满的他,偶然听到旁人提起南通民间的蓝印花布,便空出休息时间前往吴元新所创办的南通蓝印花布艺术馆。
“后来,他是晚上到我们馆里面来的,看完以后他说,没想到在南通这样一个地方,有这样一个人默默无闻地做了那么多事情,保存了一大批的民间珍宝,建了馆、出版了研究专著。”
冯骥才当晚亲笔为艺术馆题词——“靛蓝人间布上美,青花世界馆中看”。同年,吴元新的《中国蓝印花布纹样大全》出版,填补了我国蓝印花布纹样专著的空白。

图片


不断传承技艺的同时,如何去创新,成为父女俩近十年来一直在讨论,并且不断诞生新思路的话题。
由于蓝印花布制作流程较长,刮完浆后在染坊中晾晒需要一周到半个月的时间,此前,馆内时常会开展蓝染的体验课,却唯独缺少蓝印花布的体验课程。

图片

吴灵姝一直在思索是否可以将制作时间缩短,从而让即使只有一时半刻来参观的游客,也能感受蓝印花布制作的魅力。通过改变体验面料、不断调整染胶比例、借助更加快捷的吹风机吹干……她想出一个又一个新奇却也实用的小办法,父亲吴元新在一开始甚至有些反对这个做法。最初,他觉得不能这样,一个多小时就把它做完了,体现不出它的珍贵。
但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对蓝印花布感兴趣,吴元新也逐渐接受了蓝印花布在现今时代快捷式的一些小小变化,但更多时候,他依然沉浸在那种朴质的蓝布白花式的世界观内——蓝印花布的纹样千变万化,那些纹样几乎贯穿了人的一生。孩子刚出生时的吉祥肚兜,不断成长时的三子夺魁纹样,考取功名时的状元及第纹样,结婚时的凤戏牡丹与麒麟送子纹样,年老时的福寿双全、吉星高照......
今,这样的传承与创新还在继续。20多年来,吴元新几乎走遍全国的所有蓝印花布主要产区,从江苏、浙江、湖北到贵州、新疆......不断收集与抢救那些流失在民间的明清蓝印花布实物遗存近6万件、18万个纹样,其中包括清代的凤戏牡丹包袱布、民国时期的兰花蝴蝶散花面料......

图片

吴灵姝则不断在布料、技法、渠道上打开新的思路:在真丝雪纺等极为轻薄的布料上尝试印染、将蓝印花布与扎染相结合、研发更加年轻化的蓝印花布文创产品、在各种新媒体上开展宣传。
这样的传承不仅仅贯穿于吴家四代——上至吴元新年逾九旬的母亲,下至女儿、女婿、孙女,还将其延伸至师徒、院校以及更为广阔的社会——2006年,应天大的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邀请,吴元新在天津大学创办了蓝印花布博物馆分馆;同年,吴元新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印花布传承人,走进清华讲堂;2009年,南通大学成立蓝印花布研究所,吴灵姝接棒父亲开始授课......吴元新、吴灵姝正带领着一批年轻的蓝印花布传承人,在这条路上继续越走越远。
而蓝印花布,依然散发着它质朴而永恒的魅力,如同一个飘扬着的蓝白之梦,笼罩着这群热爱并坚守它的人。


原文刊载于《时尚COSMO》8月刊

编辑:玉清
摄影:朱迪
撰文:明星辰
新媒体编辑:兰昕雨
排版:Yuri、饼饼
美编:姜黑勒久
图源:时尚COS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