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22日起,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服务团依托“好年华,聚福州”品牌研学活动,在福州市鼓楼、连江、闽清等地,开展一系列实地调研。
鼓楼区的调研围绕“数字产业发展”展开,探寻福州鼓楼如何建立全面深入、富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服务团一行前往多地调研,了解福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实践,体验各领域数字化的前沿成果,对“数实融合”如何赋能经济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服务团前往帝视科技企业调研。
服务团前往福信富通科技企业调研。
随后,服务团前往连江县,开展主题为“特色文化与产业发展”的调研活动,着重发掘海峡两岸文化历史共融共建的发展新路。服务团先后调研了凤城镇妈祖庙、后沙海滨浴场、古石村、天竹村等文化融合汇聚地,并与当地百姓座谈交流,探讨福州作为两岸融合一线城市促进两岸文化协同发展的创新路径。
服务团在凤城镇妈祖庙开展调研。
育苗生产基地调研。
在闽清县,服务团聚焦“农文旅”三产融合带动农业农民发展致富。服务团成员们深入龙晶葡萄采摘园、口袋精酿啤酒工厂、阡陌农庄、心上莲等各类产业园区,近距离感受乡村文旅产业新样态,并与相关负责人就治理经验与经营中的困难进行交流,为“农文旅”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建言献策。
心上莲产业园区调研。
七叠温泉旅游度假区调研。
从2200多年的八闽古都到如今的“幸福之城”,福州市的快速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好典范。服务团成员表示,本次调研收获很大,人大学子将带着福州的滋养与精神,以实践考察为基石,以理论学习为指导,发挥所长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据了解,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服务团成立于2007年,秉持“地方出题,校园答题”形式,助力青年研究者扎根中国大地、触摸时代脉搏,回答时代之问、贡献青春智慧。2023—2024年,博士生服务团组建18支分团奔赴10省13市开展调研,覆盖31个区县、99个乡镇,累计走访275家单位,围绕地方急难愁盼撰写25万余字高质量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