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交通人】7秒移动桥梁道岔的艾师傅

“刘鹏!刚才短扳测试没有问题,现在再做一次长扳测试。”一位中年男子向在控制柜旁作业的年轻小伙发出指令,只见他只是按了几下按钮,一座载有钢轨的桥梁便移动起来,不一会便与旁边一侧股道桥面连接。这是通号分公司维修五项目部S1线项目组主任艾树辉正带着员工执行石厂车辆段13#与14#道岔白天巡检计表。

练就“听声识障”的绝技

图片


1994年就参加工作的艾树辉,先是在铁路担任信号工,2007年时到北京地铁工作,从事的专业不变。30年的沉淀,让他成为一名经验丰富的信号“高手”,用艾树辉班组成员的一句话:“有艾师傅在,我们就心里踏实。”

行程开关是道岔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其主要作用就是检测道岔的转动位置和状态。因此,巡检过程中,对于行程开关的排查是一项重头戏。此时,正是下午一点半左右,三伏天烈日炙烤下,行程开关的金属外壳摸一下已经非常烫手。但艾树辉很淡定地戴上手套,用手拨动限位开关,就听见“咔嗒”一声,他点了点头,向旁边维修主岗刘鹏示意:“弹力适中,基本接触良好。”

另外,他通过敲击法能够准确辨识螺丝松紧度。“砰砰砰!比较紧致的声音就是没问题。”艾树辉一边说着,一边向身边年轻员工示范,他用扳手使劲扣紧几把螺丝,果然岿然不动。敲击其他几处螺丝后,突然在一枚螺丝前停了下来,并重新和紧致螺丝进行声音对比:“啪啪啪!这种敲击声就代表螺丝有些松了。”他上手紧了几把螺丝,果然这颗螺丝有些许松动,周围这些年轻人立刻都投来崇拜的眼神。但艾树辉面对这些“小迷弟”主打的就是一个“毫无保留”,当即把原因和这么检测的目的也表达出来:“出现这种声音主要就是里面的弹簧垫有些松动,我们为什么要定期进行巡检,查找这些隐患就是意义。而且咱们工作要讲究效率,1组道岔总共300多个螺丝,挨个拧一遍,在规定时间内根本无法完成整个作业流程,而这种方法能够确保20分钟内高效检测,其余时间可以从容完成其他任务。”平时内向的艾树辉,一到这个时刻就爱“敲响小黑板”。


7秒移动桥梁道岔

图片


S1线是北京目前唯一一条磁悬浮线路,岔区设置在30吨桥梁上,因此,这里移动道岔作业绝对是一道特有情景。当然,在启动这项任务前,一些基础工作需要精细完成。艾树辉带领专业工程师岗陈博对电源柜、控制柜、驱动柜中各个开关、接点、线缆等进行逐一检查,拿出万用表测试继电器电压,并且确保测电机转动阻力符合标准。

一切就绪后,便开启了移动道岔作业。在确认周边环境正常后,刘鹏按下操作按钮,便有了文中开篇部分提到的30吨桥梁移动“景观”。艾树辉提到的“短扳”,代表道岔向左或右移动一个对接点位置,“长扳”则是实现两个对接点的跨度,场面更为壮观。“要是靠人工手摇道岔的话,移动一个对接点位置需要15分钟左右,而电动道岔仅用7秒钟便可准确落位。”艾树辉每四天都会执行一个道岔巡检计表,守护这7秒钟的准确实施。


无声的“勋章”

图片


休息时,透过艾树辉的反光背心都能清晰看到面积不小的出汗“地图”。“班组员工的工服夏天时候基本都泛白,长时间被汗水浸透,有些汗渍已经洗不掉了,但在我们眼里就算是一种无言的‘勋章’吧!”艾树辉在手机里翻出了几张照片。“这是上个月底,我们给道岔转辙机换机油,灌400多斤新机油,把400多斤旧机油运输出去。这一夜,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但大家都铆足一股劲,两个多小时便完成了合计800多斤的更换作业。”

这就是地铁信号工艾树辉夏天的故事。30年信号专业征途中,他用心守护着设备运转状态,用脚步践行着守护乘客平安的誓言。


(供稿:北京地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