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金融磋商细节披露,美国政府请求帮助,我们是如何回应的

AI划重点 · 全文约1312字,阅读需4分钟

1.中美金融工作组在上海举行例行会议,双方讨论保持经济关系稳定性。

2.美国政府释放不利信号,如商务部制裁中国高科技产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威胁加征关税。

3.然而,中美合作基础在民间,美国金融、科技龙头企业高管来华访问,了解中国经济金融政策。

4.中国应保持国家利益优先,不轻易受美国政客态度影响,中美金融合作不会以美国为主导。

5.美国面临美联储降息压力,需要中国提供产业链支持,同时联邦债务问题引发国际社会质疑。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自从拜登上台以来,中美金融战,已经是摆在明面上的事情。我们是新兴大国,在美国的轮番进攻下,只能采取守势,但对美国来说,这种进攻对他们自身的消耗也不小,代价已经难以承受,在这样的背景下,中美每一次关于金融问题的磋商,都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图片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

中美都谈了什么

来自中国央行的消息,上周,中美金融工作组在上海举行了例行会议,这个工作组成立于去年9月,一直保持着2、3个月沟通一次的频率,这是双方的第五次会议。与会方包括,中国证监会,中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美联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等多个部门,本期内容我们就结合央行的通稿,来看看中美双方都谈了哪些问题,以及中美金融合作,未来将往哪个方向发展。

关于会议的主旨,当然还是保持双方经济关系的稳定性。这几个月,美国方面释放了不少对中美金融合作不利的信号,包括但不限于美国商务部宁肯美企遭受损失,也要制裁中国的高科技产业,美总统候选人特朗普表示,上台后要对所有中国商品加征至少60%的关税,现总统拜登宣称中国经济处于“崩溃边缘”等等。

图片

拜登朝中国泼完脏水,就退选了

美国政府这么做,背后的原因无非是两党都想以“对华强硬”,来提振各自总统候选人的选情,也是从这一点我们就能看出,尽管中美建立了工作组,保持定期沟通,大家也都明白中美金融合作,关系到全球经济的稳定性,但美国还是想在这个过程中占据主导位置,对中国经济说三道四。

合作基础在民间

但具体到美国工商界,情况又有所不同。最近一段时间,美国高盛、苹果、波音、美光等金融、科技领域的龙头企业都派高管来华访问,试图了解我们的最新经济和金融政策,为后续可能的合作摸底,排除未知风险。这就是所谓的,中美合作的基础在民间,商人和企业最明白在哪里生产商品的成本最低,把东西卖到哪个国家能赚更多钱,这个客观事实,不是政客喊几句口号能改变的。

图片

中美贸易的稳定性,不会以政客的态度为转移

那么,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应对美国从政坛到民间的割裂呢?很简单,一切以我们的整体国家利益优先。中美战略竞争到现在已经8年,我们看过太多产业领头羊、业界专家和知识分子,在美国的指挥棒下“跳舞”。

他们配合美国鼓吹所谓“产能过剩论”,说要照顾所谓的“国际观瞻”,维护国际秩序的稳定和国际社会的利益,我们不管他们是真无知,还是有什么别的不可告人的原因,这都是在我们的国家利益,和美国的国家利益中间,选择了后者。

主动权在我们一边

而现在,我们就是要让美国人认识到,中美金融合作,不会以美国单方面为主导,美国政府不应该指望中国,再像2008年一样,为美国自身的经济危机接盘。所谓的“金融战”和“贸易战”不是美国想打就打,想停就停,既然过去8年,美国都没在中国身上占到便宜,那以后也别想对中国进行“敲诈勒索”。

现在,美国其实就有一个,急需中国帮忙才能解决的问题,即美联储可能在9月降息,在没有压制住通胀的前提下降息,这是一个可能冲垮美国金融体系的大问题,他们需要中国提供产业链方面的支持,以对冲市场上货币量激增的风险。同时,美国的联邦债务问题,也引发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强烈质疑,如果说现在,美国是一艘正在下沉的船,那中国就是唯一能“拉兄弟一把”的白衣骑士。

图片

耶伦老太太,还想来华访问

当然,我们会不会伸手援助,还是要看美国方面,能释放多少实实在在的诚意,比如是否会取消对中国相关产业,莫名其妙的制裁,减轻对中国金融和经济体系的无理打压等等。反正现在,是美国在选总统,美联储在考虑降息,压力在美国一边,时间和主动权,都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