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旅三沙 扬帆奋进正当时
——《诗刊》社三沙海洋诗歌青春夏令营活动侧记
八月的三沙,碧水蓝天,椰风海韵,渔舟唱晚,生机勃勃。14至17日,《诗刊》社三沙海洋诗歌青春夏令营活动在此举办。
三沙,祖国最南端的美丽蓝色国土。从秦汉以来,中国人最早发现、居住、开发南海,2000多年的星辰斗转、长河浩瀚,孕育了壮丽绝凌的“千里长沙,万里石塘”,见证着“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南海沉船遗址、甘泉岛唐宋居民遗址等文化遗存,使这片2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神秘而迷人。
本次夏令营活动特邀刘颋、车延高、沈苇、阿信、陈均、胡金华等评论家和诗人为导师,与来自全国各地三十余所高校的40名青年学员,通过采风创作、诗歌朗诵与创作交流、课外研学、诗歌名家进校园等形式,挖掘三沙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展现三沙文化建设与自然之美,共绘三沙新时代发展美好蓝图。
8月14日下午,在夏令营出征仪式上,所有导师和学员在甲板上合唱《歌唱祖国》,五星红旗在海风中飘扬,青春诗歌出征的号角已经吹响。
海洋是诗歌创作的重要题材
《诗刊》社主编李少君曾长期在海南工作,他也记不清写下多少关于海南的诗歌。虽然多次涉足南海,多次亲近大海,可他每次来都有不一样的感受。
在开营仪式上,他与夏令营学员们分享了自己1991年远赴西沙、南沙的壮阔之旅。在蔚蓝的海域中,鱼群围绕船只翻涌,飞鸟紧随其后,偶尔还有鲨鱼的踪迹。这些海洋生物对人类的好奇与亲近,构成了一幅和谐共生的画面。那次航海,不仅是他人生中的一次深刻际遇,更是他创作灵感的源泉。他将这些景象转化为诗句,以银色、红色、白色的鱼群为主角,描绘了一幅将军率领军队在大海上勇往直前的壮丽图景。
“这次我们同在一条船上,用一个成语形容就是同舟共济,‘同舟共济’不仅代表了国家和个人的共同经历,也是诗歌创作的核心主题。”李少君说。
这几天,给夏令营学员姆斯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在沙滩上捡贝壳。姆斯说,捡贝壳的过程其实也是写诗的过程,“我在众多丑陋的被捡剩的珊瑚和贝壳中艰难搜寻了一个多小时,每20分钟才能捡出一个心仪的贝壳。写诗其实就是如此,需要在看似如废铜烂铁般的平常情境里,通过仔细观察去挖掘那些如宝石般发光的珍贵事物,并且要努力让自己在生活中寻找到快乐的瞬间,以这样的方式去感悟和创作。”
在学员刘子睿眼中,三沙的海有各种颜色,天空纯净之蓝色、玻璃透明之绿色、一尘不染之白色,甚至还有深邃静谧之黑色,都是只有在这里才能见到的颜色。
“海洋是诗歌创作重要的题材,以后在我的创作中提到海洋时就会想起三沙,这些亲眼所见的绝美场景也会出现在我的诗歌里。”刘子睿说。
青海的刘大伟从高原来到大海,在高原上他所看到的日出充满了无与伦比的热烈之感,带着一种炽热且强烈的气息,光芒仿佛能瞬间穿透一切。然而当他目睹永兴岛上的日出时,却别有一番景象,那初升的太阳在海面的水汽萦绕之下,变得朦胧而又湿漉漉的,仿佛被一层神秘的薄纱所笼罩。这般独特的体验让他一口气写下《永兴岛日出》和《对大海的再认识》。
事实上,像刘大伟这样被三沙深深触动进而文思泉涌的学员还有很多。阿天创作了《三沙行记》以及《椰子树》,其诗歌仿佛带着读者畅游在三沙的独特景致之中;曳诩则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有一种蓝叫永兴蓝》,将永兴那蓝色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苏仁聪的《参观永兴岛》和《走向大海》,字里行间满是对永兴岛、大海等意象背后的历史深思;赵茂宇的《在灯塔下卖鸡蛋的男人》以独特的视角,刻画了一个极具生活气息的场景;徐威的《三沙2号之4130》以幽默诙谐的日常画面和人物形象,诠释了学员之间的深厚情谊与不舍之情;树贤的《天倾西北》阐述了诗人从西北到三沙的经历中对风的感悟以及自身与海的奇妙联系。
青春属于诗歌,更属于奋斗
此次夏令营活动还开展了以海洋为主题的朗诵会,在海边沙滩,学员们或者单人或者多人合作,满含激情地朗诵着自己近期刚写的诗歌。
沙滩上升起明亮的灯火,那一团团温暖的光晕,如同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海岸边。海浪打着节拍一下一下涌来,仿佛在与诗歌的韵律相互应和。
“诗歌永远属于年轻人,此次活动能激发年轻诗人的创作热情。”中山大学的冯娜不仅是此次夏令营学员,还在大学教授创意写作,“我会将此次感受带入课堂,照亮更多的诗歌热爱者。”
“诗歌朗诵会,犹如给我干枯的心灵注入了甘霖,这种感觉,就像海水一样把我包裹住。”北京大学的廖亦奇说,“诗歌,和这些年轻的诗人,让我看到了文学的生命力。”
此次夏令营活动还举行了诗歌创作交流分享会,出生于2002年的意寒是本期夏令营年龄较小的学员,她在会上围绕青春、体验、海洋三个关键词谈到,每个人对海有着独特的经验和审美想象,海还有许多未被挖掘的经验和个人化体验等待探索,而此次三沙之行对于所有人来说是一次新的契机,能够激发青春和生命能量,为诗歌创作注入新的活力。
夏令营学员蒋在11岁开始写诗,14岁发表诗歌,出版诗集《又一个春天》。她曾在成都参加诗歌夏令营,分别那晚许多青年诗人对着江水唱歌的场景让她感触很深。如今看到本次夏令营中青春洋溢的面孔,她深受感动,“大家依然保持着对生活和诗歌的朝气与热爱,希望大家能继续写下去,相互激励和学习。”
青春不仅属于诗歌,更属于奋斗。
此次夏令营活动特邀三沙市公安局金海岸派出所所长贺胜开展主题宣讲活动,讲述了三沙市作为中国南海前哨的重要性和岛上艰苦的自然条件,以及守礁警察对祖国的忠诚和奉献。金海岸派出所现有民警15人,平均年龄35岁,每名民警年均驻岛时间在300天以上,与家人聚少离多,把宝贵的青春都留在了美丽的海岛上,以不畏艰险的精神和勇毅前行的信念书写着坚守三沙的青春故事。
写诗只是人生的一个赛道
1991年出生的徐威曾参加十多年前在武汉举行的诗歌夏令营,结识了很多写诗的朋友。然而,他们中坚持到最后的为数不多。他们有的写散文或者小说,有的写论文,有的什么也不写了。“诗歌是年轻人的事情,随着年纪增长会陷入坚守的困境,比如看到海和云不再像年轻时那般激动。”徐威说。
徐威目前任教于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创意写作,同时也研究“90后”作家作品,写诗对他而言,从曾经的热衷投稿参赛等逐渐变为生活的一种记录方式。“我感觉自己失去了公众意义上诗人的一些特质,如作品发表和诗集出版等,但在个人内心层面,诗歌仍是我内心柔软而坚挺的存在。”
《诗刊》编辑丁鹏也注意到这一现象,很多曾经参加夏令营活动认识的年轻诗人后续创作活跃度降低,脱离了诗歌赛道,至少有一半都不怎么写诗了。
诗歌创作交流分享会上,诗人李壮提到写诗就是记录生活的一种状态,并不是一个固定的身份。他以自己为例,除了诗人这一身份,他还从事文学批评,说脱口秀,踢足球……在众多身份中,从事诗歌写作,能带来理性与非理性极致混合的快感,能让生活中无法实现和表述的部分得以实现,这是一种极大的慰藉。“尽管走上诗歌创作之路犹如走上一条不归路,但充满独特的乐趣。”李壮以脱口秀的方式自嘲道。
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陈均看来,不少年轻诗人逐渐不再写诗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每个诗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选择,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
学员导师车延高旅居海南多年,谈及诗歌创作,他认为重要的是将人生经历和个体的独特体验进行完美的融合,只有将两者紧密结合,才能让诗歌真正具有灵魂和深度。要善于从生活的点滴中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情感火花,将其融入到诗歌的字里行间。他还强调了诗歌语言翻译这一关键问题,在他看来,诗歌语言的翻译绝非只是简单的文字转换,而是涉及到文化的传递、情感的迁移以及意境的重构等诸多复杂而又微妙的层面。
《诗刊》社三沙海洋诗歌青春夏令营聚集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学员,涵盖外语、医学、艺术学、法律、化学、哲学等众多不同专业。跨专业的诗歌创作,打破了学科的藩篱,让不同领域的知识与智慧相互交融。
刘颋、沈苇、阿信、胡金华、陈均等导师都谈到,本期夏令营学员整体素养和学历都较高,诗歌创作呈现出语言鲜活和想象力丰富的特质,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在美丽的三沙市举办这次诗歌夏令营活动,让年轻的诗人们以全新的视角再一次领略南沙之美中国之美。他们以青春的活力和满腔的热情,以诗歌为纽带,搭建起三沙市与诗歌的桥梁。扬帆奋进正当时,这些年轻的诗人,蕴含着无限的潜力和可能。
编辑:邓洁舲
二审:张俊平
三审:王 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