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清北学霸刘光耀的创业前史

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作者丨薛芳 

编辑丨康晓

出品丨深网·腾讯新闻小满工作室

编者按:

刘光耀再一次引爆了舆论。

8月15日,刘光耀公开发布自己的离婚声明,与此同时,一张bosie和信邦制药前董事长安怀略的1000万借款协议在各大社交平台传播。16日,刘光耀的个人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一篇名为《致信邦集团董事长安吉女士书: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公开信。

这不是刘光耀第一次出圈,早在2023年,他因为一篇《我,刘光耀,融资5亿,28岁辞任CEO》而出圈,其中他宣布自己将从bosie卸任,转型做个人IP。仅仅两个月后,他就拥有了百万粉丝。

《深网》作者在3年前杭州临平区的艺尚小镇与刘光耀对话,那时刘光耀还没有留络腮胡,在一个像工厂一样的办公间里,他谈及了他创业之路上的诸多艰辛,那时候的刘光耀对未来充满希望,后来的成文写的是以刘光耀为主体的95后创业群体。

时过境迁,95后创业这个话题在当下,看起来一地鸡毛,但江山代有才人出,又有新的95后、00后在AI领域接过了创业的大旗,未来亦未可知。此篇文章是根据2021年的对话写了刘光耀的创业前史。

2017年,刘光耀读研一时,选择了休学创业。他本科就读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研究生就读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金融系。“在一个精英的班级里,有很多优秀的伙伴,他们一直聪明,也一直优秀,最后反而被这种优秀限制住了,”刘光耀认为。

早在1999年,清华大学就有了政策,支持第一批休学创业的大学生。那一年,清华大学有不到20个人暂停学业出来创业的,包括中文在线董事长兼总裁童之磊,也包括昆仑万维董事长兼CEO周亚辉。

如今的清华创业园,东起清华南路,西至蓝旗营高校教师住宅区,南邻成府路,北至清华大学南校墙,占地面积 25 公顷、建筑面积约 73 万平方米。这片土地的价值曾被这样描述。园内现在有四百多家企业,包括搜狐网易、快手。他们的创业故事曾激励了很多年轻人。

刘光耀如今是bosie的创始人,“无性别主义”的时装设计师品牌。杭州艺尚小镇2号楼是刘光耀创业3年后,换的第七个办公室。刘光耀五官立体,高而瘦,创业使得他多了些许与其年龄不相称的沉稳。

图片
刘光耀

刘光耀的同学中,创业似乎已经褪去了光环。他的研究生同学中是没有创业的,大部分同学选择了投行,本科同年级和整个学院的创业者也很少。事实也的确如此。麦可思数据显示:自2015年以来,大学生创业的人数是逐渐下降的。

几年前,刘光耀的本科学院还是出了一个很有名的大学生创业者——ofo的创始人戴威。“戴威最后的惜败对所有年轻的创业者都是一个很大的触动,这个事情对年轻人的影响可能超越我们对这个事情本身的想象”,刘光耀认为,“张旭豪是近十年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典范。”

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曾投资过张旭豪和戴威。“创业能在顶部创造上亿美金,几十亿美金财富的,都是极个别现象,大部分创业者的项目,可能就是一个中小企业能养活几十号、几百号员工,这样的中小企业,也是能帮助社会解决很多就业问题的,”朱啸虎认为。

未毕业就创业

2017年,刘光耀拿到了第一笔融资,70万。他曾以山东省文科第二名的成绩考入北大,本科期间曾任北京大学学生会副主席,后被保送至清华读硕士。在这次融资之前,刘光耀已经花光了20万。

这20万是父母给他准备巴黎高等商学院的一个交换生项目的费用,这个商学院在欧洲排前三。刘光耀很想去,但权衡利弊,他没去,而是选择了创业。

刘光耀的创业赛道是服装领域,他觉得自己就是审美红利的受益者,“审美红利是两端,一端是需求端,一端是供给端。需求端有巨大的需求,但供给端没跟上,这里面就蕴含着巨大的机会。”

在刘光耀看来,“如果消费者每个月的预算只有1000块,如何去匹配他们升级的审美需求?信息平权导致了审美平权。我们希望给那些消费能力普通的人,一个时尚的尊严和追求美的权利,这个事情往通俗了说,我的品位上来了,但我还没钱,那我可以买什么样的东西。”

于是,刘光耀拿着父母给的20万开始创业了,他去各种学生社团的群,在论坛里发帖子,很快,便招募到了最初的几个合作伙伴,他们有北京服装学院的,有东华大学的,也有清华美院的,而后,参加了一个北京服装学院的比赛,刘光耀的品牌获得了第一名。

这个比赛给了刘光耀信心,他觉得这个事情可以正儿八经地去做。刘光耀先找到了一个北大的师兄,这个师兄比他高十多届,师兄投了他七十万,随后他又找了嘉程资本、天使湾创投,拿到了三百万投资。

刘光耀决定休学了,那一年,他22岁。

其实在清华休学创业早已经不是新闻了。1999年,中文在线董事长兼总裁童之磊,昆仑万维董事长兼CEO周亚辉,清华大学第一届创业大赛的佼佼者,他们拿着50万的创业基金,从清华的学生宿舍走出来就进了学研大厦的办公楼。

刘光耀休学的决定遭到了父母激烈的反对,但父母决定尊重他。刘光耀的爸爸是外科医生,妈妈是儿科医生。

“他们在生死两端,母亲每天拥抱生命,父亲却是每天看着各种惨烈的人间百态。因此,父母对我期望很低,他们并不奢望我有太大的世俗成就。“

刘光耀是大学生创业中的一份子。麦可思研究院《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7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自主创业的比例为2.9%,与2016届、2015届(均为3.0%)持平。创业理想是2017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最重要的动力。

但三年过去,这种现象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创业并非一路坦途

刘光耀记得bosie最初的办公室是在一个工厂里面,租了50平方米,条件很艰苦,他出生以来并没有体验过那种艰苦,但他还是觉得很开心。

图片

刘光耀一脚踏进了服装领域,放眼望去,似乎看不到竞争对手,但竞争对手又无处不在,太平鸟、森马这些品牌都在做年轻化,要去和他们打。但这一切都建立在他把bosie做起来的基础上。bosie,谐音“伯喜”,是王尔德对情人的昵称,一个美貌的男人。

创业这件事情,可谓九死一生,命运并未给予刘光耀多少优待。《创业维艰》的作者本.霍洛维茨,如此总结他的创业时光:“在担任CEO的8年多时间里,只有3天是顺境,剩下的8年几乎全是举步维艰。

“第一波产品不行也没卖起来,我们当时的设计师都是学生,没有想清楚要做什么样的服装,当时有一种侥幸心理觉得服装做的差不多就行了,视频拍的酷一些,品牌推广做好一点就能起来了,当时比较幼稚,后来这条路行不通,那70万也花光了。”

2017年12月公司融了第二笔钱,嘉程资本和天使湾投资的。这时候,刘光耀做了一个大决定,他决定把公司搬到杭州去了。

他们总结了过往的失败,发现失败的原因在于没有特点,“我们一开始的无性别可能是性冷淡,我们觉得无性别也可以做的花哨一点,张扬一点”。这样,他们又生产了一批产品,去参加了上海时装周的一个活动,被天猫招商的人看中了。

天猫店开业的第一个月,bosie就卖了100万,接下来每月环比增速40%-50%,滚雪球般迅速壮大。接下来资本就找上门来了,年底的时候,真格基金也进来了。融资敲定,资金到账,供应链又出了问题。

2019年四五月份,正是夏装旺季的开端,bosie的订单交付出了问题,线上一下积压了2万个顾客的订单没有发货。顾客开始骂bosie黑心商家,后台也收到了很多差评,刘光耀每天睡觉和起床都会去看看评论,刘光耀被他们骂了一个月。

一天中午,刘光耀去食堂吃饭,点了一盘土豆丝,一盘鱼香肉丝和一份米饭,两份菜都是他最爱吃的。坐下来之后,他边吃饭,边掉眼泪,眼泪就滴在米饭里。刘光耀觉得很伤心,很悲哀,他看见了自己对供应链的无能为力,也看见了自己因为认知问题而引发的准备不足。

刘光耀看到了自己的局限性。他开始找人,跟工厂聊,让公司的同事都去做售后客服,去安抚顾客,整个应对危机的过程中,刘光耀看到了自身的边界。此后,他越来越谦卑。

刘光耀经历的这些创业窘境,他们的师兄们早年也经历过。2000年,刚刚创业一年的童之磊,他的数字出版业务就遇到了窘境,公司只剩下了3名员工,为了活下来,童之磊找了份月薪几万块钱的工作,靠着这份薪水支撑了公司正常运转。

童之磊当时给自己开的月薪是1200元,同事的工资比他高一些,这样公司支撑了一年。而对周亚辉来说,曾这样描述他创业的感受,经常生活在绝望之中,看不到哪天会成功,也看不到希望。当然对大学生创业者来说,他们所经历的挫败也在转变成未来前行的力量。

时间的熔炉

2019年,三元桥凤凰汇写字楼的二层,青山资本办公室的一个会议室里。青山资本的创始人张野坐在刘光耀的对面,他们两个有一年没见面了。刘光耀此番从杭州来到北京是融资的,聊了一个小时,张野开始琢磨,用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可以问住对面的刘光耀。

“你看服装,第一阶段是供应链驱动的,80年代,谁有生产资源,谁能够生产出来东西谁就卖的很好;第二阶段是渠道驱动的,90年代到2000年初,十年的时间中国街边店、百货店和shopping mall遍地开花,还有后续的淘系品牌的流量红利,渠道为王,很多服装品牌因此兴起;当下你创业的时代红利是什么?”张野问。

张野看来,“任何企业的兴起都是把握住了时代的红利,这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我觉得至少要想一想再回答,或者他会给我一个太极拳式的回答。”结果刘光耀很快回答了我,“我抓住的是时代的审美红利。“

“人们在追求更好的审美,并且审美的传导周期大幅度地被压缩。审美红利的背后是很多结构性变化,人群的变化,比如年轻人成为主力消费者,渠道的变化,比如社交媒体的普及。”张野阐述。

尽管张野没难住刘光耀,但他还是很兴奋,他觉得这个男孩子关于的创业的方向已经想得很清楚,他没有再犹疑,当天就拍板,决定投资bosie了。

青山资本的张野认识刘光耀是在2018年,一个师弟把刘光耀介绍给了张野。“那时候光耀太年轻了,他只是想在服装领域创业,但他对服装行业还不懂,不了解供应链的情况,他对自己要做的事情也没有想的很清楚,想做一个潮牌。”

那时候张野没投刘光耀,而是一直在观察他,观察了一年。那时候起,张野会定期和刘光耀通过微信和电话的方式保持交流。2019年,刘光耀正式的来到三元桥凤凰汇,找张野聊了聊。那时候bosie已经开始有销售了,刘光耀也找到了无性别服饰这个概念。

刘光耀的学习能力使得张野非常的惊讶,仅仅一年时间,他对整个服装产业已经相当了解了,关于服装的供应链、库存体系,面料、加工这些,还有下游的经销商管理,他都很娴熟。也找到无性别服饰这个概念。

当然,张野看到的这些成长对刘光耀来说付出时间和精力就够了,而真正难的成长则是心灵的历练。2019年下半年,刘光耀和合伙人李齐贤在公司的战略上,发生了重大的分歧。刘光耀希望bosie成长为一个大众化品牌,而李齐贤希望bosie保持尖锐度,服务特定小众圈层。

因为方向不一,刘光耀和李齐贤两个人产生分歧的频率越来越频繁,最后的结果是李齐贤退出。“这是一个非常难的决定,上半年供应链危机我掉了眼泪,这一次我没有哭,但我花了一年时间才走出来,”刘光耀描述。

戴威是大学生创业的一个分水岭

创业对于这些年轻创业者的重塑,一直都是如此。清华第一届休学创业的童之磊和周亚辉都经历过,资金链紧张时,他们搬出了学研大厦。

对于童之磊和周亚辉来说,当年的休学创业似乎只是商业上的一次演练。周亚辉说:“我觉得大学生创业,其实就是拿着一把木头枪上战场,觉得自己很英雄,实际上是个木头枪,一枪就被人打死了,自己还打不死别人。”

寥寥数语,给他们过往的一段时间做了总结,并不云淡风轻,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其间付出了多少。

2010年,智能手机iPhone 4诞生,世界真正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而iPhone 4给移动互联网的创业者带来的是大片的空地。这一时期,有两个大学生创业者的项目炙手可热。

一个是在2008年创立饿了么的张旭豪,还有一个是2015年创立了ofo的戴威。这两个项目使得大学生创业变得炙手可热。“戴威是大学生创业的一个分水岭,”刘光耀认为,“他的经验是别人一辈子可能无法企及的高度,但大多数创业者可能在意的是结局吧。”

张旭豪和戴威的创业是在一个万众创业的背景中,他们又撞上了风口型项目,市场上资本的供给变多。

清科集团私募通统计,2014年VC/PE机构共新募集745支可投资于中国大陆的基金,较十年前市场规模增长近10倍。这是因为中国经济处于转型期。“以往资金普遍流入高利润的房地产行业,但2014年传统行业如钢铁、石化、煤炭产能过剩。”一名创投界人士分析。

而充裕的资本,给了共享单车的拼杀提供了子弹。这一时期,可以被视为大学生创业的黄金时代。不缺机会,也不缺资本。戴威创业的2015年,据麦可思数据显示:超20万2015届大学生选择创业,自主创业比例呈上升趋势。

岁月洗净铅华,戴威和张旭豪,一个共享单车梦碎;一个套现离场,亦是风光无限(2018年,张旭豪的饿了吗以95亿美金的估值卖给了阿里)。而童之磊的中文在线已经上市多年,周亚辉则做起了投资,以投资笔记走红投资圈。

大学生创业的故事在刘光耀这里,资本也早已没了共享单车时期的疯狂,回归理性,风口型的创业机会似乎也越来越少,这一时期其实可以被视为大学生创业的青铜时代。

万物资本和浅石创投合伙人郑毅,原陌陌科技运营副总裁,他告诉《深网》,“我参加过一些学校组织和地方组织的大学生创业大赛,坦白来说,目前大学生创业大部分还是以模式创新为主,从实验室的维度孵化一些前沿科技对大学生而言还是比较难的。”

“现在的创业门槛越来越高已渐成趋势,如果我们看2010年的100个创业者和2020年的100个创业者,来自于名校和家族背景出身比较好肯定是多的,这种趋势的形成有其复杂性,”郑毅解释。

郑毅解释,“第一,信息的流通和基础设施的成熟,使得竞争的维度扩大化;其二,2015年以前,美元投资机构投资偏好圈层化,他们喜欢从麦肯锡、宝洁等机构出来的创业者,教育背景多半是常春藤名校,做的事情大致都是中国版的Facebook、Google。其三,人民币基金双创后的如火如荼也鼓励了创业者创新的多样性,人民币基金当下的沉寂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创业者创新。”

“经过了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信息撮合匹配这种创新的机会今天已经特别少了,”郑毅指出。

而现如今,大学生创业项目的话题还是褪去了昔日的荣光,鲜少被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