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七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由《医师报》社联合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开展的“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关爱生命'救’在身边”全国地铁巡展主题公益活动启动。
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成都、长沙、厦门……7大城市,9条线路,11趟专列,搭载1619张公益巡展海报,8月19日,“健康专列”正式发车!
1619张海报包含 14 位“两院”院士、125 位院管专家、230 位学科带头人,5200余人次的海报以医者的专业形象为健康代言,传播急救等科普知识、防治理念,呼吁社会关注健康;展示医者精神,彰显医务工作者护佑人民健康的职责使命,架起沟通医患的桥梁。
上海专列13号线刊出人物海报78张,宣传海报200余张,包含14位“两院”院士,36位院管专家。300余人次的海报穿越上海核心城区,搭建医患“心灵之桥”。
“健康专列”整齐发车!
“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关爱生命‘救’在身边”
全国地铁联动主题公益巡展活动(2024)座谈会召开
上海专列海报故事
8月19日,上海地铁13号线“健康专列”开启了为期一个月的旅程。专列上的每一张海报都向公众传递着医务工作者守护生命安全的决心,也讲述着他们坚守初心、勇于开拓的故事。
在“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关爱生命‘救’在身边”全国地铁联动主题公益巡展活动(2024)座谈会上,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主任(兼食管外科亚专科主任)李志刚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主任罗飞宏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副主任李晓波教授分享了他们的海报故事。
李志刚:从荒芜到领先的食管外科革命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上海胸科医院胸外科食管外科专业的发展历程,“于无声处听惊雷”应是真实写照。
在医学的广阔天地中,食管外科挑战性极大。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主任(兼食管外科亚专科主任)李志刚教授回忆道:“十年前,我们胸科医院的食管外科并非主打专业,此后我们为了改变默默耕耘了将近十年。”
中国作为食管癌的高发区,其病例数几乎占据全球的一半。因为食管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手术繁琐,许多基层医院望而却步;同时,部分晚期患者难以通过单纯手术获得治愈,多学科诊疗要求高,这些现实因素使得很多食管癌患者就医困难。
食管癌手术,更是一场对医生体力与智力的双重考验。它涉及多个步骤,跨越不同空间,需要广泛的淋巴结清扫和复杂的消化道重建等特点,平均手术时长高达5小时。这种手术的复杂性不仅体现在手术台上,术后康复同样艰难,且出院时往往还未完全恢复,需进一步的康复治疗和营养支持。
面对如此繁重且挑战性的工作,唯有情怀深厚的医生方能坚持。李志刚深知这一点:“外科医生要肯吃苦,食管外科医生更要能吃苦。”因此,他对团队成员充满感激:“感谢他们全身心投入,共同奋斗,使我们的团队在国内享有盛誉。”
除了“肯吃苦”的精神,李志刚还要求团队以科学数据为支撑推动临床研究发展。自食管外科亚专科化以来,团队便建立了先进的数据库体系,对每一位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详细记录与跟踪,这种科学的数据化管理方式不仅提高了治疗效率,更为未来临床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
现在,在李志刚的带领下,食管外科已发展成为业界瞩目的“一站式”疑难复杂食管疾病诊治中心,无论是内镜下治疗、微创胸腔镜或机器人手术,还是食管癌的综合治疗,患者都能在一个团队、一个诊疗空间内完成。自2015年以来,李志刚带领团队完成了超过7000台食管手术,包含各种疑难复杂手术。
李志刚主任团队立志将这里打造成为疑难复杂食管外科的终极治疗中心,让那些被忽视、无法治疗的患者在这里找到希望。
罗飞宏:一切为了孩子
日前,“甜蜜勇士·医社共筑健康”第三十一届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童健康夏令营活动举办,这是一项“历史悠久”的公益活动,旨在通过专业医学科普、心理课程、艺术增能工作坊和丰富多彩的DIY活动为1型糖尿病儿童和家庭创造充满爱与支持的空间,以此帮助‘小糖人’健康成长。而此活动的牵头人正是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罗飞宏教授,“一切为了孩子”是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办院宗旨,也是罗飞宏多年来坚守的医者初心。
1988年,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成立,经过几代人的接力奋进,如今科室已成为我国儿科内分泌遗传代谢性疑难罕见疾病临床诊治的主要中心之一,从传统儿科内分泌发展为内分泌、遗传代谢、少女妇科三个有机融合的专科服务领域,培养了一批年轻的骨干人才。
罗飞宏介绍,经过多年亚专科化培养,如今科室人才汇聚,具有较强的解决内分泌遗传代谢病的综合服务能力——在儿童生长发育疾病(如矮小、性早熟)、糖尿病(1型、2型和单基因糖尿病)、肥胖(高血脂、脂肪肝、高尿酸、继发性肥胖等)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在罕见病、遗传代谢病,如普拉德-威利综合征、有机酸血症、脂肪酸代谢障碍等疾病的急诊处理和治疗上也领先业内。此外,科室建立了多学科“临床诊断-质谱诊断-基因诊断-内/外科联合治疗”的个体化整合医疗服务模式,在儿科内分泌遗传代谢性疑难罕见疾病临床诊治上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在提升临床诊疗水平的同时,科室坚持走临床与科研相结合的道路,主持撰写了我国儿童1型糖尿病、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普拉德-威利综合征等多个行业临床诊治共识,提升疾病规范化诊疗水平。同时,主持或参与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科委等基金项目30余项。
近年来,科室在上海申康临床专科、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排名中均名列前茅,已成为我国儿科事业发展的重要生力军。
李晓波:医者仁心 教者慧心
一位45岁的女性不小心摔了一跤,竟起不来了,检查结果更是令人心惊——直肠肿瘤骨转移!“如果她能够早些做一个胃肠镜体检,在早期阶段对病灶进行切除,可能就不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主任李晓波教授痛心地表示。
近十几年来,消化内镜由单纯的辅助检查科室跃升为检查与治疗相结合的手术科室,消化内镜医生也被业内称为“半个外科医生”,可见其突飞猛进的进展和为患者带来的巨大获益。
李晓波表示,消化内镜医生一直努力在做的一件事就是早期发现病灶,用精准的手段明确诊断,再用微创的内镜技术进行切除治疗。内镜手术的大部分患者都不需要再做放疗、化疗等后续治疗,器官功能也基本不会受到影响,创伤小、恢复快,是内镜手术治疗的最大优势。“医者仁心就是将患者利益放在第一位,我们希望通过内镜手段的精进,帮助更多患者早发现、早治疗,远离病痛的折磨。”
与此同时,李晓波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通过教育与培训,培养更多消化内镜医生,才能让此项技术帮助更多人。十几年来,李晓波带领团队积极投身于内镜医生的培训工作,不仅极大地缓解了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更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股消化道早癌防治的热潮。
活动背景
“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关爱生命‘救’在身边”——全国地铁联动主题公益巡展活动(2024)已经连续举办四届,旨在通过地铁这一日常交通工具,向公众普及健康知识,传递正确的健康观念,并展现医务工作者的专业精神与大爱情怀。“健康专列”将搭载着1619张海报包含 14位“两院”院士、125位院管专家、230位学科带头人。5200余人次的海报,以医者的专业形象为健康代言,传播急救等科普知识、防治理念,呼吁社会关注健康,展示医者精神,彰显医务工作者护佑人民健康的职责使命,架起沟通医患的桥梁。
多城地铁健康专列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巡展,与此同时,宣传视频同步在北京地铁1、2、5、6、10号线的700 台地铁大屏,进行为期 20 天、每天多次的同步轮播。预计超过2亿乘客将与此次公益海报偶遇相约。
参与本次活动报道的有新华社、人民网、中国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工人日报、新京报、北京晚报、澎湃新闻、网易健康等媒体同仁。本次会议在医师报直播中心·医TV直播,微博卫生健康、医师报视频号矩阵、人民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新浪新闻客户端、百度健康、白大褂、爱奇艺、支付宝、虎牙直播、搜狐视频同步直播,共收获127万人次在线观看。
排版:贾薇薇
编辑:贾薇薇
目前1600000+医生已关注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