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东资本纷纷看好中国市场,沙特公共投资基金(PIF)已与中国六大顶尖金融机构签署一系列谅解备忘录,总价值高达500亿美元。
2.除沙特资本外,近年来中东主权财富基金、家族办公室以及企业投资部在内的中东财团,频频出手购买中国优质资产。
3.专家分析认为,中东资本来华投资的原因包括政治经济形势变化、摆脱美国制衡以及分散风险需求。
4.然而,中东资本在中国市场的投资策略更为多元化,从传统能源扩大到消费互联网、新能源产业等新兴领域。
5.由于中东资本对中国创投机构的专业度和项目挑剔,目前中国VC/PE机构赴中东淘金的成功案例屈指可数。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本文5203字,约7.4分钟
作者 | 李小天 编辑 | 刘景丰
一次改写全球金融游戏规则的机会
第一个阶段以2000年初就进入中国市场的科威特投资局(KIA)为代表,这一时期他们主要看好中国高速发展红利,追求纯粹财务回报; 第二个阶段则以近几年颇为活跃的PIF、穆巴达拉为代表,他们希望通过投资的形式将自身所不具备的能力和生态引进到本国,财务回报不是他们的主要目的,在华投资更多出于经济多元化转型的战略目的。
对华投资策略
正在发生新变化
根据东方证券的研究报告,沙特主权基金与中国合作潜力较大的三个领域分别是: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和制造产业。光伏可能是沙特未来对华投资的重要产业;游戏电竞和休闲消费行业是近期投资热点。并且通过对沙特公共投资基金的持仓分析,可以看出其海外布局偏好成长型的创新驱动企业,科技企业有望成为新的投资蓝海。 穆巴达拉则更为关注中国的互联网新经济企业,特别是传统行业在互联网平台的创新,比如投资中国科技企业 Boss 直聘、快手、自如等。 阿布扎比投资局在华投资机遇主要聚焦于创新药与生物科技、新能源与传统能源加工制造、城市建设等基建相关产业三大领域。 而2011年就来华设立办公室的科威特投资局,偏好稳健的投资风格,在资产配置方面重点投资固定收益和上市公司股票。
“已经不抱有从中东拿到钱的幻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