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碰到过当一个单位的任务指标是负值时计算完成率的头痛问题吗

图片


文:葛维屏

曾经,在考核中,遇到了一个小小的问题,看似小事一桩,却也颇费周折。

当时,我正在进行各分支机构任务完成率的考核,四季度的任务数是明确的,年终的余额也已经出来了,四季度的新增数也基本不费什么劲,将新增数除以任务数,就是任务完成率。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计算方式。

但意外就出在一家分支机构的任务,是一个负数。四季度开始的时候,下达这个分支机构的日均任务是-700万元,但是,到年末的时候,它实际完成的日均任务是-198万元。

那么,这个分支机构的任务完成率究竟是多少?

图片


对任务完成率的考核,我是在Excel表中设定了固定的计算公式,按照这种固定的考核方式,就是将-198除以-700,结果完成率是28.29%。

但是这个结果却难以置信,让人狐疑万分,因为从直观的角度来看,这个分支机构在日均任务的完成上,也是超额完成的,看看它的任务,只要日均达到-700万元就算完成了任务,但它现在的日均竟然完成了-198万元,应该说这个分支机构是超额完成了任务。

显然,在任务是负值的情况下,直接将实际完成数与任务数相比,是不能得出任务完成率的。

一时,我陷入浑沌之中,觉得碰到了一个弥散着五里云雾的数学迷津,找不到走出来的路径。


不懂,就请教吧?谁是俺的老师?第一个直觉的本能告诉我,这老师是我的孩子。

前几天在饭桌上,家里人无意中提起了各自的中学时的岁月。父亲与我,都不约而同地回忆道,在中学时代,每次新发下来的课本,总是先拿起语文,然后是历史与地理,数学书是绝对不会问津的。而我的孩子,却与我们家庭里的遗传习惯恰恰相反,每一次中学课本发下来,他偏偏选择的是数学。

这也反映了孩子在兴趣爱好上与我们家里的主脉遗传习惯迥然有异。他喜欢数学,常常令我觉得不可思议。我给他买过一套科普著作,按照我的习惯,我肯定先要将其中的科幻小说、动物故事之类的内容,先睹为快,而孩子却将“数理化演义”读的津津有味。大概因为喜欢数学吧,他竟然把课本中并不要求学生掌握的定积分给读了一遍,前几天,他用定积分、微积分算出了球、圆锥的体积,问他是如何算出的,他说,把球看成是一圈圈的圆壳,就像洋葱一样,一层一层的,从小到无穷大,通过积分公式,就可以算出圆的体积了。至于圆锥呢,相当于一片片的圆的切片,从大到小,往上堆积,也很容易算出圆锥的体积,按此思路,他大有将定积分运用到更多的领域的企图,比如,他又开始计算椭圆的面积……

既然孩子对数学有着欲罢不能的兴趣,工作上的问题,向他请教,谅也不会有什么不合理的吧。

我就把这个题目撂到了孩子的桌子上。

图片


孩子上学很紧张,每天都是十点十分才能到家,在这千金一刻的空闲,孩子还要见缝插针地到电脑上看一段英语原版片,用他的话说,叫放松;有时候还要完成在学校里未完成的作业,占用他的时间,我也觉得于心不忍,但工作压力在即,我也只得运用权威的力量,当成任务压下去了。

孩子写写划划,终于给了我一个明确的答复。

他是这样推导的。他画了一个数轴,正常情况下,计划的完成比例,就是实绩线段长度与计划的线段长度的比值。

但是计划为负数时,问题就来了。在计划为正值时,计划的起点是0,计划完成比例几乎是没有疑义的。而计划为负数时,关键是要找到完成计划的起点,那么,这个起点在哪里呢?

比如现在碰到的这个分支机构的计划数是-700,那就意味着,如果实绩是-700就是完成计划的100%,那么,二倍的负计划即-1400万元就是完成计划的起点。

图片


确定了起点之后,就可以很容易算出计划完成率了。

就以工作中遇到的这个问题来说吧。它的计算方式应该是这样:

计划完成比例=实绩的线段长度÷计划的线段长度×100%=(实绩-2×计划)÷(计划-2×计划)×100%=[-198-2(-700)] ÷[(-700-2×(-700))]×100%=172%

实际上,当计划为负数时,就形成了一个可以套用的公式,即:负计划的完成比例=(2-实绩÷计划)×100%

图片


一个问题迎刃而解,这家分支机构也因为重新进行了计算,而使BSC表的分值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数学给出了公平,接近了考核的真谛。可以说,就在正规的数学教科书不屑去讨论的小小的问题中,却给工作的真实性与正确性提供了难以忽略的公正支撑。

从狭义的角度讲,这至多属于一个数学应用的问题,但一旦运用到工作中之后,它便变成了一个涉及到公平公正的原则问题。小小的数学问题里,却关联着一个单位的经营之道。能说这是很小的问题吗?见微知著,以小见大,工作中的事再小,也透着学问。这也算是自己的一点切身感触吧。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