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3060 字,阅读时间预计 6 分钟。
王长浩夺得的这枚男子 4X100 米混合泳接力金牌,不仅是天津游泳历史上的首枚男子项目金牌,更是他的家乡——北辰区历史上的首枚奥运金牌。
从 5 岁接触游泳到 22 岁奥运夺冠,王长浩的年少成名看似一帆风顺,实则充满了坎坷与艰辛。
成长的道路上,他经历了身体的伤痛、比赛的压力,甚至生死的考验。
但王长浩从没想过放弃,争强好胜永不言败的性格,驱使着他一路勇往直前。
王长浩是土生土长的天津人,北辰区北运河畔天穆村里的这幢二层小楼,留下了他儿时的成长记忆。
在父母的印象中,王长浩从小就是一个既听话又特别好强的孩子。5 岁那年,一次机缘巧合,让王长浩走上了游泳之路。
北辰区的双发游泳馆,成为了王长浩游泳梦开始的地方,在这里,他一练就是 7 年。
2015 年下半年,王长浩被天津市体校游泳队选中,里约奥运会之后,刚满 14 岁的他直接被调入天津游泳队。
就这样,仅仅一年时间,王长浩便完成了从区体校到市体校,再到市队的两连跳。
而在这看似一路顺风顺水的背后,是王长浩坚韧不拔、永不服输的性格在支撑着向上生长。
进入天津游泳队,田斌成为了王长浩的主管教练。当时田斌刚刚带着自己的队员李响从里约奥运会归来。
尽管在里约未能登上领奖台,但李响打破全国纪录的表现让田斌坚信,天津游泳的未来大有可为,而潜质出众的王长浩就是他最看好的希望之星。
面对着奥运会这个当时看似遥不可及的目标,王长浩开始了艰难的爬坡。争强好胜的他在训练中不断挑战自我的极限。
然而,一次冒险的挑战却险些让他付出生命的代价。2020 年 4 月的一堂训练课上,在进行正常的憋气训练时,其他队员都按照教练要求,完成 50 米距离后上岸放松,王长浩偏偏想要挑战一下 75米。
结果由于憋气时间过长,让他经历了一次生死考验。
在天津游泳队训练馆的运动员个人简介上,王长浩的座右铭一栏写着:
“ 苦厄难夺凌云志,不死终有出头日 ”。
或许真的是天意使然,在那次生死考验之后,王长浩的运动生涯便驶入了快车道。全运会冠军、世锦赛亚军、亚运会冠军,一个个突破接踵而至,一个个惊喜应接不暇。
在今年 4 月进行的全国游泳冠军赛暨巴黎奥运会选拔赛上,王长浩以刷新个人最好成绩的 51 秒 20 获得 100 米蝶泳冠军,彻底锁定奥运资格。
然而,这份欣喜的背后,其实又是一段不为人知的艰辛岁月。
今年年初,在国家队的一次体能大比武 3000 米跑中,王长浩不慎崴到右脚,导致韧带三度撕裂。
按照正常医治标准,这样程度的伤病需要通过手术治疗,但考虑到奥运选拔赛在即,王长浩选择了保守治疗。
尽管伤处很疼,心中很痛,但那段时间王长浩依然与往常一样,脸上总是挂着微笑。
受伤两天后,他就开始下水训练,此时他两只脚的差异相当明显,右脚腕处的淤血清晰可见,为了能让疼痛少一点,就只能将伤处绑得紧一些。
每次训练后的治疗,更是苦不堪言。而所有这一切,一贯 “报喜不报忧” 的王长浩也只是和爸爸妈妈透露了只言片语,直到奥运会结束后,他的父母才从教练那里知道了儿子在备战奥运的那段日子里都经历了什么。
当一切困难都被征服,终于来到巴黎之后,命运又一次跟王长浩开了个小玩笑。
开幕式第二天他就开始发烧,直到单项预赛前一天才恢复训练。虽然参加了男子 4×100 米混合泳接力预赛,但由于身体原因,王长浩没能在决赛中出场。
庆祝夺冠的一刻,队友们没有忘记王长浩做出的贡献。而这次略带遗憾的奥运之旅,也成为了田斌、王长浩师徒下个四年的动力。
本文系《体坛新视野》微信订阅号原创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请在工作时间(8:00 - 18:00)致电: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