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集群与鸟类共处,这里建起了候鸟“国际机场”

在江苏盐城有一块被称为候鸟“国际机场”的生态修复湿地,每年迎来数百万只候鸟中转、休息。而我国规模最大的海上风电集群也坐落在江苏盐城,那么风电设施如何与鸟类共处在一片蓝天下?海上风电又是如何守护生态修复的成果的?
这几天,大批的鸻鹬类候鸟抵达江苏盐城条子泥湿地,它们在广袤的滩涂湿地觅食休憩,换羽补给。专门为候鸟人工打造的高潮位栖息地里,万鸟翔集聚成“鸟浪”,场面壮观。李东明是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他的工作就是给来往的候鸟拍照,记录数量。 
图片
随着迁徙的候鸟陆续抵达,忙活起来的还有附近常年与这些鸟类为伴的风电企业。候鸟迁徙会利用不同的气象条件,比如风向、风速来提高飞行效率,所以候鸟喜欢集结的地方,也是适合风力发电安装的位置。这几天,附近不少风力发电场的中控大厅里,24小时值班的工作人员又多了个新身份,候鸟观察员。 
图片
江苏盐城东台海上风电场值班员 林科志:马上到达候鸟迁徙的高峰期,我们也是专门设了候鸟观察员,通过我们24小时的视频监控,对候鸟群进行抓拍。一旦发现候鸟群,我们就通过限制风机的出力,降低它的转速,为候鸟的迁徙保证一条生命的安全通道。  
图片
为了守护候鸟迁飞通道,在盐城沿海的这些风机,也都专门做了涂装,工作人员叫给风机“涂口红”。 
图片
江苏盐城东台海上风电场场长 马钰清:为了避免鸟类的迁徙过程中撞上我们的风机,我们也在风机的叶片上,就是在我们的叶尖部位设置醒目的红色警示。这样能够大概率地降低我们鸟类撞击风机的一个风险,希望通过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总台央视记者 崔霞 李宁 徐大为 黄成 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