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爆巴黎的四川健儿“全面开花”的奥运最佳战绩

当中国奥运代表团在巴黎收获海外最佳战绩的同时,四川奥运健儿也创下了本省历史最佳成绩,5人夺得金牌、13人次拿到银牌、1人拿到铜牌……

图片

这其中,有男子组双杠项目“地表最强双杠王”邹敬园带伤蝉联金牌,有邓雅文自由式小轮车项目上,一举夺下该项目的中国首金;有四川姐妹花肖雁宁向玢璇与队友们时隔41年后,为中国夺回花样游泳冠军;同时,张嘉洋和队员们创造历史,打破了欧洲人对艺术体操的金牌垄断。而在以银牌追平奥运历史最佳战绩的女子曲棍球队中,更是有多达10位川妹子。

图片

不仅如此,川籍运动员的身影,还奋战在自由飞碟、田径、跆拳道、篮球、自行车、铁人三项冲浪等项目赛场,四川体育在本届奥运的“全面开花”,不仅因为运动员们的努力拼搏,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图片

赛场上的历史突破

背后是四川运动人才培养正结出硕果

四川体育全面开花的成绩,离不开对体育人才培养的发力。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大众对体育事业的关注,如何让有天赋的“苗子”被发掘、接受科学的指导与系统的训练,成为体育教育的重中之重。而从国家到四川省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中,足见对其的重视和支持。

《体育强国建设纲要》

《“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

《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四川省“三大球”振兴计划(2023—2035年)》

一系列系统培养运动员和对后备力量保障的举措,不仅有力保证了巴黎奥运会历史的突破,更绸缪和积攒着为四川体育赢下未来的种子,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四川省“选星计划”。

“星”耀天下的四川体育

正用“选星计划”思考未来如何“赢”

放眼人才济济的四川乃至全球,其实从来不缺未来的大个子、飞人、大心脏、大力士、弹簧人、小快灵、水上飞、神枪手……但关键在于,如何发现和培养他们——“选星计划”应运而生。

“选天才,育人才”这6个字,是对这项计划最高度的浓缩。四川的“选星计划”正用一种竞技体育、青少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五位一体融合发展的战略行动,推动青少年后备运动人才的发掘培养,和全省体育事业的发展。

图片

这项宏伟的计划,在专业竞技体育维度,每年选拔2000~3000人作为重点培育和保障对象,努力培育全运冠军30~45个,亚运冠军20~30个,奥运冠军3~5个。而在社会体育和产业层面,将努力影响300万四川家庭和背后3000万人群,带动四川体育产业发展超100亿,新增就业岗位超5万个。

图片

为了保证目标的实现,四川选星计划建立了“竞赛—培训—评估”三位一体的内容体系。用不同级别和区域的比赛,接驳国内和世界标准;以科学的训练方法同时培训运动员和教练员,让体育运动的培训科学专业的展开;最后,选星计划将建立一个大数据评估系统,每一位有潜力的运动员,都将匹配到适合自身级别和能力的赛场。

图片

从省级训练营到地级市的选拔,四川选星计划正在如火如荼的举办,围绕三大球三小球,田径、游泳、体操等项目。从寒假到暑假的训练营,从大众参与的群众体育,四川省乃至全球的体育天才、运动苗子正在聚集……

图片

2024创造历史,只是四川体育下一段辉煌的开始;随着越来越多的“运动之星”,被发掘和被科学的培养。我们将在未来的赛场上,看到更多的四川健儿征战赛场。而在他们的身影背后,“选星计划”也将日益完善,共同实现国家的期待、孩子们的需要、家长们的需求,从体育产业到运动员培养,从体育品牌的打造到社会影响力的提升,携手一道,“星”耀天下,“赢”战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