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新闻网记者 刘春梅
我是一个小小的半边红李,居住在沐川县富新镇太和村,于每年7月份成熟,这里土壤肥沃、温度适宜、光照时间长。
富新镇半边红李子
我的家乡富新镇是一个位于乐山市沐川县县城以北的“绿色”小镇,在这里放眼望去满是生机,产业在“绿意”中发展。通过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等多种举措,富新镇精心培育并壮大了我的家族,脆红李、蜂糖李、五月脆都深受大家的喜爱。当然,在这里,茶叶、竹子、魔芋、猕猴桃等也都是我的好朋友。
现在正是我的兄弟脆红李丰收的季节,别看我们现在都果肉饱满多汁,这离不开当地主人们多年来的精心呵护。我从2017年在富新镇太和村安家落户,当地政府引进专业人员对我进行管护,正是一次又一次的培育,才有了我今天的茁壮成长。
富新镇脆红李
我虽是一个小李子,但我也有着大理想。七月是我成熟采摘的日子,这意味着我将要离开主人,奔赴远方去寻找理想,实现我的价值。在太和村,我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叫“太和李”。我的主人通过收购商收购、直播带货等方式,不断提升我的知名度,有效拓展了我的销售渠道,让我在追寻理想与实现价值的道路上不再彷徨。
我在太和村已有7年成长历史,种植面积达到3100余亩,今年,全村产量约为3000吨,产值约1500万元。近年来,我带动了当地不少主人实现增收,我也成为了太和村200多户村民赖以生存的产业。
丰收的半边红李子
我的主人张金文经过不断地学习,成为了村上小有名气的李子种植能手,发展了42亩地,除了我,他还种植了我的兄弟姐妹,脆红李、蜂糖李等,还有好朋友猕猴桃、水蜜桃等水果。今年我的产量有14吨,产值在75000元左右。
张金文种植的半边红李
我的好朋友茶叶主要住在富新镇的新塘村、双石村、罗柘村、小林村、筒车村等地方。政府以“一枝春”茶叶基地为中心,在新凡片区连片发展茶叶3.8万余亩,其中新塘村、双石村的牛郎坪现代茶叶园区是茶叶的聚居地。近年来,紫茶可是大有名气,成为了茶叶届的“明星”。
富新镇的5000余多户村民中有1800余户参与种茶,全镇茶叶种植面积达3.8万余亩,茶叶总产量达约1900吨,茶叶生产已成为发展产业经济重要支柱,占全镇经济总收入约25%。
位于富新镇的五沐茶韵富硒茶农业公园
我的好朋友竹子更是生活在富新镇各地方,在富新镇每个村都有竹子的身影,3万余亩的连片林竹,打造了慈竹、楠金竹、食用竹等特色林竹产业示范片。在富新镇,竹子有丰富的作用,可以用来制作纸和竹产品,还大力培育竹笋基地,用于竹笋食用和加工。
加工后的竹笋
富新镇在“一产”“一产”“三产”上不断发力,通过抓好竹林资源培育、推动林下经济、大力开展竹林收储、进一步改善竹林区道路和生产条件等措施,科学推动竹资源扩量提质,打造竹林产业发展新增长点,推动竹子种植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富新镇竹产业总产值已超过2400万元,带动户均竹农每年增加收入都在2000元以上。
富新镇竹林
除了茶叶、竹子,我还有很多好朋友和我一起生活在富新镇,近年来,富新镇大力发展特产产业的同时,念活“山”字经,做足“林”文章,努力培养民宿、农家乐等消费场景,延伸产业链,开拓致富新路子,形成集“赏花、采挖、游玩”于一体的农旅融合发展新格局,农旅消费新业态。
富新镇太和村李花盛开
未来,我希望能和好朋友们,依托当地特色,不断提升我们的附加值,提高农户产业发展效益,促进当地群众增收致富,让发展的节奏更快、效率更高、质量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