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
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管委会
共建成都工作站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在新津举行
此次签约
标志着三方合作正式拉开帷幕
预示着新津智能制造产业
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员会委员张彤,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智能制造推进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专家咨询组成员于美梅,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委员朱明晧,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委员江源,成都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杨永,党组成员、副主席谢坚,新津区委副书记、区长胡建平出席签约仪式。
深化 合作
发挥平台资源优势
在签约仪式上,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管委会共同签署了《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管委会共建成都工作站合作协议》。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成都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落地新津,是新津科学技术领域和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要事。
工作站将作为一个重要的平台和桥梁,促进学会科研成果与地方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新津智能制造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强强 联合
拓展国际合作空间
中国仪器仪表学是国内仪器仪表、测量控制与自动化领域权威的学术团体,是中科协主管的全国性一级学会。作为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领域的顶尖社会组织,长期致力于推动行业领域科学技术的繁荣发展。先后与全国多个城市联动合作,高效、务实地为产业对接解决技术需求,在促进科技经济融合、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有大量的成功探索和有益实践。
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作为地方科技工作的指导和服务机构,具备优秀的组织动员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
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作为新津经济的重要承载地,承载着产业升级和转型的重任,聚焦智改数转、绿色制造等方面重点部署,加快生产方式变革升级。
业内人士表示,三方将充分借力,整合人才、技术、信息等创新要素,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共同推动技术创新体系的完善,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和引进高端科技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
通过加强产业交流与合作,拓展国际合作空间,进一步提升新津智能制造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在新津设立工作站,将开展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战略决策咨询、成果转移转化、关键技术攻关、创新发展服务等活动。
新津区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管委会将在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
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负责协调地方科协和国家、省、市各级学会及专家团队优质资源提供服务,协助争取国家及省、市各级政府及部门对相关科技服务、技术研发、成果转化项目政策支持。
据悉,7月29日-31日,2024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学术年会在成都召开,学会研讨项目涉及航空航天智能检测、精密仪器、声学仪器技术、空间探测与仪器等多个方向,彰显了中国仪器仪表行业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也为本次的三方合作签约奠定了基础。
今年来,新津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聚焦实体经济、智能制造,以新型工业化为抓手,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
新津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深入实施“工业强区”一号工程,加快打造全省先进制造业基地、成渝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西部制造业转型升级先行区,为“智造高地·幸福水城”建设注入强劲的科技动力。
会后,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创中国”数字化转型产业服务团专家组还深入调研了四川众信通用电能股份有限公司、济通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等新津代表企业,为新津制造业转型发展提出了宝贵建议。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相关负责人,成都市科协相关负责人,区领导杨敏,新津部分重点企业代表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