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随着各新势力车企公布7月“成绩单”,榜单排名基本已经出炉,小鹏11145台的交付量在一众新势力中并不出彩,尤其在昔日“蔚小理”联盟中已处于末位。
面对销量缺乏突破,何小鹏已然在早前的小鹏汽车AI智驾技术发布会上给出了答案——技术突围。
“美国的创投在芯片、大模型、机器人领域如火如荼,但中国都在讨论怎么用它们挣到钱,中国现在的创投是怎么了?美国都在努力把端到端做好,回国一看网上因为周销量榜吵架,我们的科技公司都在干什么?”
言辞中略带“愤青”色彩,但体现了何小鹏对技术的重视。何小鹏认为:“作为一家技术公司,小鹏汽车只有将技术做到足够深才行。”
“能开”≠“好用”,小鹏锁定智驾第一梯队
“上半场电动化,下半场智能化”,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观点。
回看过去几年,越来越多的车企都陆续推出了智驾系统,如NDA、NOA、AD、NOP等等。重点是,几乎所有头部车企在宣传智驾系统时,都会提及“全国都能开”,“端到端”等概念。
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如此繁多的智驾系统,到底该如何选择?另外,作为智驾领域的“先行者”,小鹏汽车到底有哪些优势?
7月31日当晚,何小鹏宣布,小鹏XNGP将从“全国都能开”切换至“全国都好用”的阶段,而再下一次的代际升级,何小鹏也做出预告——“全球都好用”。需要注意,“全国都能开”与“全国都好开”,仅一字之差,却存在天差地别。
具体来看,智驾领域的比拼早就进入新的阶段,不再局限于简单的配置、参数对比,而是比拼接管次数、体验等。
针对“全国都好开”,小鹏汽车官方提出了三个标准,即不限城市、不限路线、不限路况。
首先是不限城市与不限路线。“全国都能开”逐渐成为各车企智驾系统的“标配”,但何小鹏透露,“全国都能开”可分为两种:白名单式和黑名单式。
白名单式·全国都能开——仅部分道路开发,部分用户开发
黑名单式·全国都能开——除部分特定场景(如保密区域),全量开放
今年年初,小鹏XNGP就具备“全国都能开”的能力。但为了确保智驾的安全性,小鹏并未进行大规模的实车检测。
如小鹏自动驾驶测试工程师吴伟冯所提出的观点——“不能把自己没有验证过的东西,留给用户去试错,小鹏智驾,首要的是安全,必须经历过实车测试,才开放给用户。”
基于安全的角度,小鹏汽车的测试工程师在半年里走遍全国2595个城市(含县级行政区及直辖市)的智驾系统,累计测试里程超756万公里。如此长里程,饱和式的智驾测试,在众多车企中极为罕见,可以看出小鹏对智驾安全的重视程度。
按照小鹏汽车规划,今年第四季度,小鹏XNGP将打通包括ETC收费站,停车闸机、园区内部道路等需人工接管的地方,真正实现“门到门”的体验。
至于不限路况,即XNGP可以应对掉头、环岛以及狭窄小路等复杂路况。以掉头为例,早前我们在试驾时,部分自称“全国都能开”的智驾系统时,一旦遇到掉头,车辆便会提醒驾驶员接管车辆。
因为想要让车辆能够像人一样边规划、边感知,还要边控制的难度系数较高,所以以往车辆想要实现掉头,主要依赖于高精地图。然而,考虑到高精地图高昂的制作成本,不少车企于去年相继加入“去高精地图”的大队伍。那么没有高精地图辅助,小鹏如何解决车辆掉头问题?
何小鹏表示:“现在有了端到端模型之后,我觉得小鹏一定是中国所有自动驾驶厂商掉头成功率最高、最顺滑的公司。”
“什么是‘端到端’”,这是很多消费者当下的疑问。
早前,包括特斯拉在内的车企,其智驾系统采用的是传统的模块化架构,这种架构可以视为流水线,将智能驾驶拆分成一个个任务,然后由专门的模块或AI处理,例如感知、预测、规划等。
这种架构下,模型输出的结果会存在误差,不仅会出现级联误差,甚至可能会影响系统性能。相比之下,“端到端”则将感知、决策、执行模块进行神经网络化,消除之前分模块方案的界限,实现直接从输入数据到输出结果。
得益于端到端大模型,小鹏XNGP能够做到“边看边开”。值得一提的是,小鹏官方称,在端到端大模型量产上车后,小鹏汽车OTA更新实现了“每2天一次版本迭代,每2周一次体验升级。”
发布会当晚,小鹏汽车宣布AI天玑系统XOS 5.2.0版本将在全球进行推送,该版本将带来484项功能升级,兼顾智驾、生态互联与智能座舱。
智能座舱方面,AI天玑系统XOS 5.2.0版本实现了与苹果手机生态互联,新增远程语音控车、手势控车、百变NFC触碰控车等功能。例如,在车外对着SIRI发出用车指令,小P便会完成指令。
除了以上功能以外,AI天玑系统XOS 5.2.0版本还新增了100米寻迹倒车功能。在AI和智能化的加持下,小鹏汽车解决了“众口难调”的问题。小鹏提供了80种自定义风格的仪表,超过1000种仪表与车机分屏的搭配,以及1620种驾驶模式的选择。
磨刀不误砍柴工
跨入8月首日,理想以刷新交付量纪录引发行业关注,而蔚来在调整相关政策权益以及换电模式的扩张后,也找到了节奏,交付量稳定在2万台。当初的“蔚小理”三兄弟,独剩小鹏还在月交付万台的边缘徘徊,外界唱衰声不断。
然而,何小鹏并没有流露出丝毫的担忧,他表示:“不用等很长时间,外界就能看到‘磨刀’之后‘砍柴’的结果。”
小鹏AI天玑系统XOS 5.2.0将于8月15日向海外地区用户推送,让海外用户同频享受智能化体验。需要注意的是,小鹏在海外市场有所布局,涵盖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并获得上半年中国纯电品牌中高端车型出口第一和北欧、中东区域发达国家中高端SUV销量第一。
另外,小鹏汽车与大众汽车集团的合作愈发深入。小鹏与大众于7月22日签署电子电气架构技术战略合作联合开发协议,双方基于联合开发的电子电气架构的首款车型,预计在未来24个月内量产落地。
此次发布会上,小鹏汽车还宣布了小鹏S5液冷超快充站即将在第三季度上线,支持800kW快充,实现“1秒充1km”;小鹏MONA M03将在8月上市等消息。
智驾进阶、补能设施完善、出海、新车上线……,这象征着何小鹏口中的“磨刀”已进入尾声。至于“刀锋是否锋利”,或在下半年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