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上午,深圳市福田区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联合沙头街道人大工委,紧密围绕社会热点,在沙头街道下沙社区立法联系点,以“高龄退休人员‘送服务上门’”为主题召开专题调研座谈会,深入探讨并推动这一民生实事项目的有效实施。
福田区人大常委会委员杨华兰,区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市社保局福田分局相关负责人,以及市、区两级人大代表、社区立法议事会成员、立法联络单位代表以及居民群众代表等近20人参加会议。
会上,深圳市社保局福田分局副局长孙昊详细介绍了高龄退休人员“送服务上门”行动的实施方案、当前进展以及如何通过传统与智能化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线上线下服务的一体化。他强调,这一创新服务模式旨在缩短服务距离,让高龄退休人员能够享受到更加贴心、便捷的服务。
与会代表们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大家一致认为,此次调研座谈会不仅体现了对老年群体的深切关怀,也符合福田区建设“首善之区”的总体目标,上门服务作为解决老年人实际困难的关键举措,需有效缩短服务距离,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多位代表在发言中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人大代表张燕建议,应加强对一线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并为居民群众提供明确的操作指引,以确保服务的顺利进行。
人大代表黄杰文则提出,应扩大志愿者队伍规模,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并探索与商业保险的互补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同时,他还建议利用科技手段优化服务流程,如开发线上预约系统和满意度反馈机制,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人大代表欧东成则从管理层面出发,提出应制定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确保退休人员的养老认证、生存认证等工作的精准化、数字化与科学化。他强调,只有建立健全管理体系,才能确保服务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人大代表杨勤则从更深层次出发,提出社保问题关乎社会稳定与民生福祉。他呼吁进一步优化社保制度,同时,针对群众遇到的个案问题,应做好典型案例的宣传工作,如通过短视频等形式实现信息对称。此外,他建议结合基层服务工作实际,通过短信推送等方式为群众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服务信息。他还前瞻性地指出,应深入调研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希望社保局能够积极延伸服务范围,为困难人群及老年人提供精准服务,成为先行先试的重要典范。
最后,杨华兰作总结发言,她强调民生实事项目是由民所定、为民所需、为民所享的重要工程,是体现社会治理温度与深度的关键一环。沙头街道人大工委要继续依托基层立法联系点这一平台,强化其作为民意收集与智慧汇聚的桥梁作用。组织代表、立法议事会成员及立法联络单位,积极履行监督职责,充分发挥其联系群众、监督实施、支持推动的重要作用,促进民生实事项目能够切实落地、高效执行。
此次会议的召开不仅为高龄退休人员“送服务上门”行动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活力,也为推动养老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接下来,沙头街道人大工委将继续携手各界力量,推进民生实事项目落地实施,共同为老年人营造一个更加温馨、和谐、幸福的晚年生活环境。
文、图|记者 郑明达 通讯员 张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