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牛玉娇
8月1日,随着一辆辆满载残膜的车辆从海东市平安区沙沟乡各村驶出,村民纷纷竖起大拇指。
残膜回收现场。通讯员 王胜龙 摄
牙扎村的种植大户杨吉秀说:“残膜整治还农田一片洁净,等到明年播种时地里的残膜再也不会影响我们播种了”。
仲庄村种植合作社负责人牛拉毛尖措笑着说:“地里的残膜会影响土壤质量降低产量,还会影响村容村貌,我们都会及时把残膜收集到一起统一回收,这次收了10吨,收入1.5万元。”
据悉,沙沟乡通过“宣传动员、建立回收点、技术指导、监督检查”等4项机制与“党建惠农积分超市”“环境卫生大比拼”等活动紧密结合,形成了党员示范、群众积极参与的残膜整治回收长效机制。
沙沟乡3个残膜回收点就近回收,方便群众运输,10个行政村“党建惠农积分超市”全覆盖,结合“环境卫生大比拼”活动,群众可通过参与废旧地膜回收攒积分、积分兑实物,激发了群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截至目前,共回收残膜55吨,回收率达95%以上。
编辑:殷海燕;
稿件来源:青海观察客户端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