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成功试飞等成果相继落地,低空经济热度正持续攀升。业内专家表示,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对于激活立体空间资源、提供高效公共服务、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催生跨界融合新生态、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而拥有众多应用场景的低空飞行器产业将成为撬动低空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支点。但与此同时,低空经济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低空飞行器等产业也面临风险保障不足等挑战和困难。为破解这一发展“痛点”,近日,人保财险相继在广东和浙江签发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保险(以下简称“低空保”)保单。据了解,这是国内首款服务低空经济的专属保险产品。早在今年4月,中国人保就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公开表示,公司已经开展低空经济相关政策研究,同时积极对接低空经济头部企业开展保险需求调研,将适时推出低空经济专属保险产品。据人保财险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对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和风险情况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公司首创推出的“低空保”产品,可为低空飞行器提供财产损失、第三者责任、上机人员责任等主要风险,并覆盖链路丢失、操作失误、外部撞击等特殊风险,破解低空经济发展缺少专业风险研究和专属保险保障的难题。“人保财险将以此次创新为契机,持续为低空飞行器的研发、制造、销售、使用全链条提供全方位、个性化、定制化的保险服务,精准满足低空经济发展过程中新衍生出的风险需求,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上述负责人说。我国高度重视低空经济发展。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提出“低空经济”概念;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打造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低空经济”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上半年,深圳金融监管局已指导行业发布我国首个无人驾驶航空器第三者责任保险示范性条款。该示范性条款主要为无人驾驶航空器的操控人员在使用、操控无人驾驶航空器过程中因意外事故对第三者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导致的经济赔偿责任提供保险保障,并附加了急救费用垫付扩展条款、无过失赔偿扩展条款、不符合产品操作要求除外条款、喷洒及空投作业除外条款、隐私除外条款、精神损害除外条款等6个附加条款。深圳金融监管局相关人士表示,该示范性条款为无人驾驶航空器行业加速发展和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切实保障。下一步,将指导行业加快研究出台相关承保、理赔细则,为保险机构开展服务提供指导和依据。根据《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到5059.5亿元,增速达到33.8%。预计到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达到10644.6亿元。这也意味着,在这片经济新蓝海中,保险业将迎来广阔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