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以男性身份学习数学,并出手救过数学王子高斯的性命,她就是数学界的传奇女性:索菲·热尔曼(Marie-Sophie Germain)。
她生在法国巴黎一个富裕家庭,父亲是丝绸商人和政治家。
在她13岁时,巴黎爆发了法国大革命(1789年),热尔曼不能出门,于是父亲的图书馆成了她最喜欢待的地方。当她读到《数学史》一书(法国数学家让·艾蒂安·蒙图克拉),被阿基米德死于破城士兵之手的故事打动,从此开始痴迷于数学。
阿基米德被攻破叙拉古的士兵杀害
一开始父母受世俗偏见,并不支持她学数学,还拿走了蜡烛与睡袍,熄灭了炉火以阻止她学习。
但寒冷并不能浇灭热尔曼对数学的热情,她裹着被子,点着偷来的蜡烛继续研究。当父母发现她时,一旁的墨水都结冰了,他们终于让步,开始支持她。
1794年,政局相对稳定,但当时还不允许女性上大学,于是她除了自学牛顿、欧拉的著作外,还假借身份,通过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学习。当时一位名叫勒布朗的学生经常旷课,热尔曼就代替他来获取讲义,并以他的名义提交论文作业。
而这些作业太过优秀,引起了拉格朗日的注意,他要求与“勒布朗”见面,这时热尔曼这才说明了真实身份。拉格朗日惊讶之余,对她的才华赞不绝口,也正式收下了这位女学生,并定时到她家中进行指导。
拉格朗日
热尔曼进步神速,对数论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快她凭借自己的努力,在费马大定理的证明上取得了突破,她又用起了“勒布朗”的名字,写信给当时最伟大的数论学家高斯。高斯很欣赏“勒布朗”的才华,此后三年他们一直保持书信交流。
比热尔曼小一岁的高斯
1806年,拿破仑入侵普鲁士,高斯的家乡布伦瑞克被占领,这让热尔曼想起了阿基米德的悲剧。于是,她通过家庭关系网,给在法国担任将军的一位朋友写信,请求他保护高斯的安全。
后来当高斯得知是因为索菲·热尔曼小姐的帮助,自己的安全才有了保障,他心存感激但又十分困惑,因为他根本不认识这位女性。直到后来的一封信中,热尔曼告诉了高斯她的真实身份,高斯才恍然大悟。一生骄傲的高斯,盛赞了热尔曼的才智与勇气。
只是高斯与热尔曼一生都没有见过面。
热尔曼还在微积分上有过重要贡献,她曾解决了奇妙的克拉德尼图形相关的偏微分方程问题,她的才华与勇气再一次展露无遗。这是一个被拉格朗日认为的“超纲问题”,她勇敢地接下这个难题,历经五年,三易其稿,终于因此赢得了巴黎科学院的大奖(1816年),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女性。
她的成就除了家庭的支持,还来自于自身强大的内心与非凡的勇气,她真正做到了巾帼不让须眉。
也许数学界本就不该有性别差异,就如同她眼中的代数与几何:代数只不过是书写的几何, 而几何只不过是图形的代数。
虽然当时社会对女性学数学并不认可,但热尔曼依然能在微积分与数论方面作出重要贡献,其才智与勇气令人钦佩。
猜你想读
点击文章标题,可直接阅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