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作者:二鸟说
来源:雪球
这几年股债跷跷板效应明显一边是股市水深火热赚钱效应不佳一边是债市偶有调整却不改牛市基调买债的投资者躲在避风港闷头赚钱
不过从周期轮回的角度来讲没有任何一种资产能够像永动机一样持续走强都可能在某个时间因为各种原因迎来牛熊周期轮回的拐点目前债市已经持续多年走牛买债赚了钱的投资者开始担忧债市熊市何时会不期而至以前没买现在想买债的投资者在纠结入场是不是太晚了
为了解决投资者的这种焦虑我们复盘了近10年几次债券牛熊轮回从中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希望能对大家做出判断提供一些帮助
一复盘过去从近10年债市牛熊轮回寻求启示
复盘近10年严格意义上的债市熊市行情持续时间较长幅度较深共有三次分别是2013年区间22016年区间42020年区间6此外2022年底和2023年底的两次巨震持续时间不长幅度不大但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对普通债基投资者心态上的冲击更大
图中债新综合指数走势
来源中国债券信息网下同区间划分依据中债新综合指数涨跌走势
12013年5月-11月
图中债新综合指数走势
2013年5月至11月中债新综合指数下跌3.17%下跌时间约6个月修复时间约5个月仅指中债新综合指数收复失地并非指具体的债基净值回归下跌前水平下同
行情复盘行情演变关键词是从资产荒到钱荒2011年末在欧债危机和四万亿刺激后遗症下基本面下行压力增大央行开始新一轮货币宽松债市走牛机构杠杆逐渐升高2013年3月底监管层对非标资产银行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进行治理4月份一场以整治银行间债市利益输送为重点的稽查风暴拉开大幕债券交投活跃度受到影响
更重要的是因宏观经济向好货币政策从宽松转向紧缩和去杠杆防风险引发机构加速去杠杆5月中旬后资金面逐渐紧张6月初债市急跌直到6月末跨季加剧资金面紧张央行才出手呵护资金面化解钱荒局面刺激7月上旬债市小幅反弹但债市牛转熊格局已定债市继续走弱直到2014年初才彻底见底回升
导致牛熊转换的主要原因1监管趋严成为债券走熊的触发因素2机构尤其是银行债市配置需求大幅降低3政策转向从稳增长转向去杠杆防风险流动性收紧出现钱荒市场利率上升
22016年10月-2017年5月
2016年10月-2017年5月中债新综合指数下跌3.56%下跌时间约7个月修复时间约10个月
行情复盘行情演变关键词是杠杆牛自2014年底开始央行连续进行了数次降息和降准股市和债市走牛2015年6月股市杠杆牛泡沫破灭资金涌向债市推动债市杠杆牛行情
2016年2-4月出现信用违约高峰违约主体拓展到央企地方国企尤其是中铁物资违约规模高达168亿元6月英国退欧公投等事件点燃全球避险情绪10月国内货币政策逐渐转向稳健中性引导市场去杠杆流动性持续收紧进一步加剧了债市违约风险债市疲态初现
12月国海证券萝卜章事件爆发引发了第二轮债市冲击同月美联储进行了新一轮加息周期中的第二次加息并且市场预期加息步伐可能进一步加快可能引发国际资金从中国资本市场上流出此次债市调整持续到2017年上半年下半年才触底回升
导致牛熊转换的主要原因1信用违约问题突出央国企债券刚性兑付信仰被打破投资者信心缺失2流动性收紧推升市场利率3国际政治经济风险事件频发4美联储加息步伐可能加快影响国内市场利率和资金流向
32020年4月-9月
2020年4月至9月中债新综合指数下跌2.37%持续时间约4个月修复时间约6个半月
行情复盘行情演变关键词是大开大合债市2018年整体呈现牛市特征2019年相对平淡2020年初疫情期间全球货币政策宽松3月下旬美联储先后推出零利率无限QE等宽松操作国内央行也进行了快速的货币宽松一方面加大公开市场货币投放力度另一方面实施数次降准利率快速下行债市快速走牛
4月底我国疫情防控逐步常态化市场流动性预期收紧叠加利率债供给放量等因素共振债市快速转熊6月份政策基调彻底转向从保增长切换至保增长和防风险有效平衡流动性进一步收紧债市继续调整
7月股债跷跷板效应演绎到极致因为理财产品转型净值化恰逢债市转熊净值型理财产品大面积破净资金从债券类资产流向权益类资产债市8月至9月由快熊切换至慢熊10月至12月市场没有明确逻辑主线以震荡为主
导致牛熊转换的主要原因1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流动性由快松到快紧债券市场由快牛到快熊2政策基调根据经济基本面情况发生转向3理财转型净值化时机不佳债券资产遭到抛售4股债跷跷板效应下爆火的股市从债市抽水
42022年底和2023年底的巨震
12022年11月至12月中债新综合指数下跌1.03%持续时间约1个半月修复时间约2个半月
行情复盘行情演变关键词是负反馈2021年债券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的小牛行情2022年初资金面总体宽松4-8月由于本土疫情反复经济再次走弱央行4月降准8月超预期降息释放大量流动性
11月国内防疫政策超预期优化房地产供给端政策超预期放松抬升了经济基本面向好预期和市场的风险偏好大量资金流出债市转向股市或楼市债市急速回调引发银行理财产品主要投向债市债基因净值波动大量赎回的负反馈即净值下跌-恐慌-赎回-净值再下跌-恐慌-再赎回短短一个多月不少债基抹掉全年甚至过去几年的收益随后在资金面政策面强力呵护下市场情绪逐渐平复
导致牛熊转换的主要原因1防疫楼市政策超预期转向流动性收紧预期快速发酵2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后低风险偏好的理财客户无法承受债市波动大量赎回理财产品引发债券抛售潮3资金流出债市投向其他预期收益较高的资产
22023年8月至10月中债新综合指数下跌0.56%持续时间约2个月修复时间约1个月
行情复盘2023年初经济持续修复3月美国硅谷银行宣布破产金融风险事件引发避险情绪同月国内央行降准资金面的担忧情绪有所缓解4月经济基本面转弱资金面由紧转松利率震荡下行7月重磅会议提出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市场对于经济企稳的预期不断提升利率上行压力开始显现
8月基本面阶段性企稳地产政策持续发力资金面偏紧利率震荡上行债基出现小范围赎回潮由于机构积极应对与上一轮发生于2022年底相比形成负反馈效应有限9月央行降准市场对基本面形成阶段性筑底预期加上季末资金面持续偏紧地产刺激政策继续加码债市交易热情未持续过久随后继续调整利率持续上行10月美债大跌国内债市受到波及国内政府决定增加1万亿元国债宽财政预期带动利率上行债市继续调整11月债市暂时进入平衡状态债市情绪逐渐修复
导致牛熊转换的主要原因1经济企稳资金面收紧利率震荡上行2美债大跌影响国内债市投资者情绪3债基出现小范围赎回潮
通过上述复盘我们发现债市牛转熊虽然发生的时间背景原因各有不同但还是有很多共性特征有助于用来对未来债市进行判断
二看清未来放开手脚做好债基投资
当下大家主要焦虑的是本轮持续3年多的债券牛市该入场还是该离场我们可以基于对过往债市牛熊轮回的研究来做出判断做好心理准备
1债市牛转熊的诱发因素
1监管因素金融监管政策影响债市参与主体的活跃度当监管宽松时债市交投活跃问题是往往会忽略金融风险比如杠杆过高期限错配等产生非理性繁荣反之当监管强调金融安全而进行强监管时有利于长远问题是短期会压制债市交投活跃度甚至导致资金大幅流出债市
2经济基本面因素债市走势与投资者对经济基本面的预期一般呈负相关关系当经济发展遇阻时政策会进行逆周期调节通过降准降息等方式降低融资成本激发企业投资需求和居民消费意愿市场利率走低刺激债市走牛反之当经济过热时央行会逐渐收紧流动性市场利率走高引发债券交易价格下跌
3市场资金面因素债券价格波动和债市资金是否充裕有很大关系从货币政策角度来讲货币政策收紧会导致债市资金紧张价格下跌的概率较大从资产配置角度来讲当股市火热时投资者为追逐更高收益而弃债买股从风险管理角度来讲债市是避险市场当资本市场整体动荡的时候资金更倾向于购买债券以期获取更稳定的投资回报从交易层面来讲短时间内集中抛售债券会形成负反馈即恐慌-抛售-价格下跌-恐慌-再抛售-价格再下跌
4海外环境因素动荡与冲突的国际环境会降低投资者投资各类资产的意愿全球一体化程度较高的今天其他国家的货币政策往往会影响国内的政策取向比如海外主要国家进入加息周期如果国内不加息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会降低对国内股市债市等金融市场产生冲击
2目前影响国内债市的因素盘点
根据以上总结的诱发债市牛转熊的因素我们来逐一分析国内债券市场目前的情况
1监管信号近期债市监管偏严主要原因是今年以来大量资金涌入债市尤其是30年和50年的超长期国债被资金疯狂追捧央行多次提示长债风险但市场依然围绕资产荒的逻辑定价市场利率走低幅度堪称历史级最终央行决定强力干预今年7月1日公告将开展国债借入卖出操作压低相关国债价格推升相关国债收益率引发债券市场调整
2经济基本面信号近几年国内经济恢复呈现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尤其是近期多家海外金融机构上调了中国经济全年增长预期经济基本面整体偏乐观但明确的转折点尚未出现
从宏观来讲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明确且积极落实房地产调整压力仍在但有政策托底新质生产力正逐渐成为引领经济的新主角从微观来讲上市公司将进入半年报密集披露期可以验证企业盈利能力恢复情况多家海外金融机构看好下半年中国经济认为国内出口制造业消费等方面的积极因素增多比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今年国内经济增速预期上调到5%比前期预测值提高0.4个百分点
3市场资金面信号债市资金充裕资产荒趋势未改股市估值低对于一些配置类资金而言吸引力增强可谓喜忧参半债市杠杆资金预计将会有所收敛配置资金依然充裕比如部分银行再次下调存款利率并且禁止存款手工补息增强债市吸引力当前万得全A的股债收益率差为3.86%处于近五年98.43%分位点股市相对债市的吸引力正不断提升来源Wind截至2024.07.02
4海外环境信号全球有望进入降息周期国际地区冲突仍存但已经充分计价整体上偏乐观目前美联储利率已经达到极限高位进入降息周期成为市场共识欧洲央行6月已宣布降息不过国内坚持货币政策独立性自主决定货币政策的方向和力度前几年不跟随海外加息今后同样也可能不跟随降息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未来债市的走向需要重点关注的是监管是否会边际放松经济基本面何时会出现非常明确的拐点股市对债市资金的分流情况以及国内是否会和全球同步进行降息
三结语
债基尤其是纯债基金往往被投资者认为是银行理财的替代品安全的避风港事实上债市和股市一样也是有牛熊轮回还会时不时的发生短期巨震另外有些债券基金采用信用下沉策略侧重利率债交易这类基金的波动可能要远高于投资者的预期我们在投资中除了要分析上述提到的影响债市的因素还需要区分所选择债基的类型并了解基金经理采用的何种管理策略
从过往债市牛熊轮回来看债券资产有固定的票息收入打底是牛长熊短的一类资产择时的重要性不高长期持有对于多数债基来说是非常适用的投资方式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说债券资产作为风险相对较低的资产在资产配置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防御作用因此我们需要对债市做一定的研究持续跟踪和关注债基的表现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