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美国先认怂了?推迟对华商品加征关税,总价值达1300亿

从2018年开始到现在,中美贸易战断断续续,打了6年了,美国很想通过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来击溃中国。然而结果是,美国似乎先认怂了。本周二,美国贸易办公室发了一份公告,决定暂缓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关税,先推迟个两周时间,到期后再议决定。今年5月,美国贸易办公室对中国放话,称按照美国总统拜登的指示,将从今年8月1日始,对总价值18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00亿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其中就包括新能源汽车和光伏等中国当前出口量较大的拳头商品。
图片
美国对华商品加征关税的意图很明显,限制中国商品进入美国市场,保护美国本土企业。至于这次推迟加征关税日期的原因,笔者认为,一方面,与美国当前的通胀形势,有很大的关系。这两年,美国物价攀升非常快,去年美国的通胀几乎到了爆表的程度,迫不得已,美联储连续多轮加息,尽管高企的通胀,得到了一些缓解,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日前美媒报道称,如今美国的通胀,还是有点严峻,当前的物价水平,对底层的中低收入群体来说,还是很不友好,不少美国民众的生活成本,上涨到了历史极值,给他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图片
如果白宫在这个时候,对华商品加征关税,很有可能引爆美国新一轮的通胀。这可不是耸人听闻,而是很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咱们都知道,中国商品的成本,远低于美国商品,即便加了关税,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上,还算是物美价廉,尤其是日用消费品。一旦白宫利用高关税,限制中国商品进入美国市场,逼迫美国消费者选购美国本土生产的商品,这样一来,美国民众肯定要承担更高的物价。当全社会的物价攀升,指定引爆通胀。在这个时候,如果白宫的骚操作,令中低收入群体陷入不满,对民主党的竞选很不利。
图片
还有一个可能推迟的原因,就是美国的许多商品,暂时还无法离开中国的供应链,像光伏电池、锂电池和关键矿产这些商品,美国对中国的依赖很高。举个例子,拜登想在他的任期之内,把美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做大做强,可是眼下,全球新能源汽车的供应链,一大半集中在中国,在锂电池方面,中国的优势无与伦比。如果在这个时候,对中国的锂电池,加征关税的话,会直接推高美国新能源汽车成品的成本,降低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一旦没有了竞争力,产品就很难销售出去,生产端也就没法扩大。
图片
再说关键矿产,就拿稀土来说,中国每年出口的一大半稀土,流向了美国市场。白宫知道美国企业对中国稀土很依赖,为此还想搞“去中化”,可是一时半会,美国又找不到能够替代中国稀土的供给方。说实话,就关键矿产,只要中国不进行出口管制,美国就得烧高香,白宫还想加征关税,那不是自寻死路吗?尽管这次延期只有两周,不过笔者判断,这两周过完后,白宫会继续对部分中国商品,给予关税豁免。
图片
取材网络,谨慎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