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湖红船看柳州杉木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 

作者:文:张 雷 张荣兴 吕伟良 龙 丹 陈天颖 谢彩文


日前,广西林业部门有同志前往浙江嘉兴,瞻仰中共一大的特殊会址南湖红船。解说员介绍,1959年精心仿制的这条极具文物价值的纪念船,主要用材就是产自广西柳州的老杉木,原真地制作船壳(船体)、桅杆、边跳板、舱面板等。

抚摸历经60多年风雨的船木,感受这红色摇篮中壮乡宝物的特别贡献,广西林业人倍感亲切,备受鼓舞。

《广西林业》杂志得知这一珍贵线索,立即派员前往柳州,追访这一历史悠久、优势独具的优良木材、乡土树种。

图片
南湖红船

龙舟古寨风雨桥 杉木当家试比骄

选用优质杉木造船,在柳州源远流长。当地每年端午都有赛龙舟习俗,在团队实力相差无几的情况下,龙舟本身的制作水平就成了决胜关键。柳州市融安县的鹭鹚洲村在龙舟赛中夺冠最多,龙舟制作远近闻名,南宁、桂林、贵港乃至区外都有客户前来订制,一年少则制作十多条,多则二三十条。

年近花甲的沈振强,从祖父、父亲到自己,都是名扬一方的龙舟工匠。他说:“做龙舟首先要选好料,通常采用纤维柔韧、材质轻浮力强的上等糠杉。设计、工艺都很考究,要求船型线条流畅,船身受力适当;船头破水如利刀,船尾消水如回沟。”

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古老侗寨全都是木楼木屋,最为著名的程阳风雨桥为石墩木结构楼阁式建筑,集廊、亭、塔于一身,柱、梁、板等构件全是杉木,建成正好百年,至今保存完好,堪称文物级珍品,受到国家重点保护。

图片
铜板屯用杉木制作门窗的老房屋

融安县东起乡有个铜板屯,在国内是唯一以古钱币“铜板”命名的村落。据载,距今350多年的明末清初,农民起义军首领张献忠所部李定国,曾经在这个偏僻村落大量制造铜钱。铜板屯现今仍是清一色的泥墙木门木窗老房屋,门窗都用杉木制作。

“门窗没有一家换过,房屋多老门窗就多老。”屯长龙革雄老人介绍。在一间300多年的老房子前,我们驻足良久,感慨良多:经历三个多世纪风雨侵蚀,厚实的老木门布满了垂直的“皱纹”,却不开裂、不变形、不长霉、无虫蛀。

杉木,在柳州,在广西,向来是房屋建筑的首选用材、当家之材。

柳州杉好天下知 产业全链展优势

世界上,中国人工林面积最大。广西人工林面积1.34亿亩,则为中国之最;其主体是用材林,面积1.25亿亩,由杉松桉领军,大致三分天下,生产出全国四成多的木材。这三大用材林中,杉木生长周期最长,使用价值、经济价值最高。

“玩在杭州,穿在苏州,吃在广州,死在柳州”,这条流传久远的谚语,第四句不太雅,说的是柳州棺材好;其用料正是散发特殊香味的杉木,当地习惯称之为“香杉”。

柳州是杉木的传统产区,现今依然是优势产区。全市杉木面积630万亩,约占广西杉木面积1/4;全市杉木蓄积量占林木蓄积量、全市杉木加工产值占木材加工产值的比例,大致均为1/2。融水苗族自治县获得“中国杉木之乡”称号,融安县获得“中国香杉板材之乡”称号。

传统上,杉木成材需要20多年。融安县西山林场国家级林木良种基地、融水贝江河林场自治区级林木良种基地,跟广西林科院合作,分别选育出优势明显的杉木优良品种,用于营造速生丰产林,年蓄积生长量达到1.5立方米/亩(出材1立方米/亩),增产30%—40%,10—12年即可成材,生长周期缩短近半。

中国好杉出柳州,柳州好杉出融安。融安县志等史料表明,融安县人工种植杉木已有400-500年历史。解放前,全县杉木面积只有5.32万亩。建国后,融安杉木得到大发展,1960年全县杉木面积增加到18万亩。现在,融安杉木总面积多达139万亩,蓄积量1000万立方米,年可采伐杉材60万立方米以上。

图片
西山林场香杉老林

融安县西山林场有8万多亩林地,全部种植杉木。我们造访一片1000多亩的香杉老林,这是上世纪70年代中期种植的,如今普遍年近半百。副场长赖运舟是第二代林场人,他说,林场在连工资都发不起的困难时期,宁可分地给职工耕种自谋收入,也舍不得采伐杉林贱卖木材,这片香杉现在成了难得一见的大面积老林。现在,西山林场成了一类事业单位,香杉老林作为种源基因库、科研实验区、旅游观光公园,更加受到悉心保护。

新林老树增优势,杉板家具兴雄师。2023年底的统计表明,融安县拥有以香杉为原料的木材加工企业23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8家,自治区林业产业重点龙头企业12家,国家林业产业重点龙头企业1家;年销售生态板、指接板、细木工板各90万立方米,香杉家具6万套件;总人口25.5万人的融安县,香杉加工安排就业1.5万人,成为当地最具规模的产业大军。

一产保障,二产领军,三产加持。2019年融安县香杉登上“百亿元产业”大台阶之后,恰好遭遇新冠冲击、房地产下行、世界变乱交织等直接间接不利因素迭加影响,一二三产依然稳步前行,2023年与2010年相比,13年间产业规模壮大10倍。

红船有缘人有愿 经济文化一线牵

成立于2014年7月的融安县大森林木业有限公司,属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厂区占地300多亩,原料全部使用生长20年以上的香杉,采用全自动化的5G技术设备生产各种生态板、细木工板、多层板、密度板、OSB板等,与索菲亚等高端家居品牌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

大森林木业副总经理卢松说:“我们公司没有成品仓库,客户需要哪个种类的杉板,什么材质、多大规格、多少厚度、什么颜色等等,发订单过来就按要求生产,按订单数发货,无库存,零积压。”

图片
大森林木业以香杉为原料生产各类板材 

无论什么样的订单,大森林木业都能按质按量按时做出客户满意的杉板来。这离不开技术超厉害的厂长——一位名叫王震的浙江嘉兴人。之前他在浙江一家知名品牌板材大企业任职,还担任党总支书记,曾经带领党员瞻仰南湖红船,零距离接触承载过建党伟业的柳州杉木,从此心驰神往。之后机缘到来,王震便投身杉木之乡、杉板之都,担当技术更先进、产品更高端的杉板生产线大总管。

在融安,成立于2005年7月的广西壮象木业有限公司,也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厂区占地也是300多亩,原料也全部使用生长20年以上的香杉。跟大森林木业有所不同的是,壮象木业既生产杉板,也定制家具家居,全国各地设有600多家门店。

“壮象”,听起来是道地的本土企业,投资者其实是道地的浙江客商,名叫叶新忠。浙江人不仅造船喜用杉木,家具家居也喜用杉木,特别是柳州香杉。叶新忠早年专做柳州杉木贸易,柳州、融安等地常来常往。积累下本钱,叶新忠大手笔在融安投资办厂。后来,他把杭州的房地产全部处理掉,在柳州、在融安置业定居,把自己变成道地的香杉人。

经过近20年打拼,企业成了一方龙头,“壮象”成了知名品牌,叶新忠董事长干脆把日常事务交给年轻的刘建淳总经理打理,自己专注于香杉文化的挖掘、打造、传播。

叶新忠亲笔拟就的企业简介,这样定位“壮象”:以弘扬香杉文化、传承香杉文明为使命,以提升家居生态环境、为国家人口高质量发展和人类健康长寿作贡献为己任,致力于向千家万户提供生态环保、绿色健康的香杉家居生活;让产品与文化接轨,用故事来传播品牌,赋产品以灵魂,令品牌更具生命力,把香杉生态家居做成全国业界翘楚。

在壮象木业总部香杉文化展示馆,一则饶有趣味的掌故引人入胜——
公元1785年(乾隆五十年),乾隆皇帝举办“千叟宴”,最年长者一百四十一岁,来自广西融安。乾隆根据老翁年岁出上联:“花甲重开 外加三七岁月”。纪晓岚巧对下联:“古稀双庆 还多一个春秋”。乾隆时年74岁,纪晓岚时年61岁,分别过了“古稀”“花甲”。一对帝臣妙联,一举祝福三人,一时传为佳话。

融安县雅瑶乡现存光绪皇帝丁酉年所赐牌匾“惟仁者寿”,也证明融安自古以来就是长寿之乡。叶新忠考证,融安属于喀斯特地貌,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日照长、温差小、雨量适宜,杉木生长得天独厚,其所含杉木醇比其它地区高1-2倍,芳香四溢,防虫抑菌耐腐。融安人历来喜居香杉木屋,喜用香杉家具,自然得益长寿。

“红船领航 匠心筑材”——壮象木业总部一面高墙上,南湖红船浮雕配上八个红色大字,十分引人注目,时常让人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