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银行业如何做好“五篇大文章”?亮点在这里

7月30日,广东银行业2024年二季度新闻通气会在广州举行。广东金融监管局党委委员、二级巡视员黄海晖在会上介绍了今年上半年广东银行业改革发展和监管情况,并特别提到锚定做好“五篇大文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精准性、有效性显著提升。

黄海晖表示,以科技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强省建设。广东金融监管局联合研究制定《广东省科技信贷风险补偿管理办法》,助力完善省级科技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充分发挥科技金融数据信息共享机制作用,精准滴灌“高含金量”科技企业成长壮大。截至6月末,辖内(不含深圳,下同)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达1.47万亿元,同比增长9.29%。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增量扩面,联合印发《关于在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开展知识产权质押登记全流程无纸化办理的通知》,组织全辖首批456家参与办理,推动辖内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累放户数和金额分别同比增长23%、37%。

以绿色金融支持绿美广东建设。贯彻落实《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截至6月末,辖内清洁生产、清洁能源产业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24.3%、33%。绿色贸易融资余额同比增长64.26%,其中新能源与清洁能源产品、装备贸易贷款余额为去年同期两倍。绿色消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4.36%,其中购置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6.74%。指导发布全国首个“气候融担”贷款产品,助力解决气候友好型中小企业融资。推动落地全国首笔碳账户数据产品质押贷款,为数据要素与碳金融领域融合发展探索新路径。

以普惠金融推进“百千万工程”。一是推动涉农信贷增长。截至2024年6月末,辖内涉农贷款余额2.2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25%;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5291亿元,同比增长21.68%。二是重点保障“三农”关键领域金融需求。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物流、供水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贷款余额超3324亿元。支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粮食重点领域贷款余额超1000亿元。三是扎实开展普惠金融县乡专项行动。深化政银保企融资对接、实地走访帮扶对接、基础金融服务对接,指导分局支局、银行保险机构举办融资对接会1633场,走访农户8.42万户次,走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43万户次,走访村集体1.34万户次。

以养老金融助力破解民生难题。联合省人社厅等八部门印发《广东省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扩面提质增效行动方案》,督促辖内银行机构不断优化产品供给,畅通服务渠道,完善资金账户管理。截至6月末,广州个人养老金实际开户数440.65万户,共上线198款储蓄、70款保险、26款理财产品,产品上线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授信方式,推动更多资金下沉养老产业,对符合条件从事智慧养老服务的个人和小微企业给予创业担保贷款支持。

以数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支持数字经济发展壮大,截至6月末,辖内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8872.99亿元,同比增长8.31%,较年初增加426.07亿元。总结推广数字化转型优秀经验和良好成果,以点带面推动辖内机构探索数字化转型新路径。指导辖内机构搭建数字化产业金融服务平台,有力支持“百千万工程”等重点工作。

文|记者 黄颖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