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尽管中印最近两次外交对话中印度外长苏杰生表示推动中印关系重回正轨,但印度贸易部长却拒绝考虑中国投资。
2.与此同时,印度参加美日澳主导的“四方安全对话”,讨论亚太事务,但未明确提及中国。
3.印度财长西塔拉曼在报告中表示,为了促进印度制造业发展,应允许中国投资更方便的进入,但印度贸易部长持相反意见。
4.事实上,印度政府内部在对华立场上并不统一,对改善中印关系持谨慎乐观态度。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前面的节目中我们提到过,过去一个月的时间里,中印有过两次外交对话。一次是在上合峰会,另一次是在最近的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这两次对话,印度外长苏杰生都有不少积极表态,例如他强调推动中印关系重回正轨、尽快妥善解决边境问题等等。对莫迪政府来说,第三个任期不仅面临联合政府的掣肘,而且需要解决的经济、民生等内部问题很多,妥善处理好与邻国的关系,能够让莫迪在内政上投入更多精力,所以修复中印关系对莫迪政府来说,是一个理智且务实的选择。
莫迪
但令人意外的是,刚刚释放积极信号的莫迪政府,又玩起了平衡手段。据观察者网报道,当地时间7月29日,在出席了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后,印度外长又到日本,与美日澳三国外长齐聚,在“四方安全对话”的框架下,讨论亚太事务,并发表联合声明,声称对南海以及东海局势感到“关切”。
虽然声明中没有明确提及“中国”二字,但各方都清楚,“四方安全对话”本来就是美日主导,用来针对中国的反华“小圈子”。过去频繁缺席金砖国家和上合会议的印度,G7峰会和四方安全对话却一个不落,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印度的真实立场。
四方安全对话
当然,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那样,莫迪最喜欢玩左右逢源的把戏。在与任何一方靠拢的同时,也都刻意把握距离,这次也不例外。在会谈后的记者会上,苏杰生谈到中印关系时表示,两国关系“不是很好”,这是“不正常的”,印度希望能够与中国建立起更好地关系,但又甩锅称,只有中国“尊重协议”才能实现这一目标。他还强调,中印之间的问题,应该由双方讨论解决,不需要第三方干涉。这句话,显然就是说给美国听的。言外之意,印度不会允许美国利用中印边境问题,拿印度当做围堵中国的“棋子”。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参加针对中国的“四方安全对话”外,印度还在经贸议题上,再度作出消极表态。据路透社消息,当地时间7月29日,印度贸易部长公开表示,印度不打算重新考虑允许中国在印度投资。而就在几天前,印度财长西塔拉曼向印度议会提交了本年度的《经济调查》报告。报告中明确表示,为了促进印度制造业的发展,应该将印度纳入中国的供应链中,允许中国投资更方便的进入。
印度贸易部长
这份报告的逻辑是这样的,现在中国和美欧等发达经济体的贸易关系紧张,不少跨国公司既要规避地缘对抗的风险,又要降低生产成本,因此更倾向于在中国周边的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例如东南亚等国。所以印度要想发展制造业,应该主动放宽中资进入的条件,融入中国的供应链,让印度从中西方的对抗中获益。
站在印度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提议无疑是务实的。但印度贸易部长却不这么认为,依旧坚持对中国投资进行严格审查。近些年来,印度政府没少采取针对性措施,打压中企在印度的发展,例如小米、OPPO等手机品牌,就曾多次遭到印方的恶意审查。
苏杰生
印度的做法,无疑将严重破坏中印之间的经贸合作氛围,是损人不利己的不理智选择。如今印财长在报告中提出要融入中国供应链,印贸易部长却持相反意见,说明印度内部的对华立场并不统一。这也给我们提了个醒,虽然苏杰生有一系列积极表态,但对印度愿意改善中印关系,我们只能谨慎乐观,一切还要听其言观其行。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