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俞刘东 通讯员 黄雨欣
“这里共有稻飞虱19头、长翅成虫1头、高龄若虫7头、低龄若虫11头……”近日,在嘉兴平湖曹桥街道百寿村的一片水稻田里,技术人员使用AR眼镜和睿宝盆等智能设备,很快完成害虫的调查统计工作,害虫种类和数量一目了然。
农技人员使用睿宝盆做虫情监测。平湖市农业农村局植保土肥技术推广中心供图
虫害的侵袭常常让农民头疼。当前正值晚稻的分蘖期,病虫害呈现多发趋势。只有对虫害的发生情况进行精准测报,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完成“虫口夺粮”。
平湖市农业农村局植保土肥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潘秋波告诉记者,传统的虫情监测在人工采集之后需要一个个数,靠肉眼辨别,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对于低龄若虫时期的小虫难以分辨。
农业害虫AR眼镜后台。平湖市农业农村局植保土肥技术推广中心供图
近年来,随着5G、AI、AR、大数据等技术的迅速发展,农业生产也得到了更多的智能化支持。今年,平湖新增了15台移动式田间害虫智能调查设备。这些设备的投入,不仅降低专业技能依赖度,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数字植保能力。
潘秋波说,设备操作非常简单,只是在传统虫情监测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拍摄的步骤:农技人员拿着白色的方盘,去田地里面采集好害虫,通过AR眼镜拍摄识别后,很快手机上就能得到这些害虫的全部信息。
目前平湖水稻种植面积达到了23万亩,在全省居前,主要的虫害有二化螟、稻飞虱等。接下去的3个月,这些智能调查设备将大显身手。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