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州市人民政府_生态环境】
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水有人护,责有人担……在长兴县水口乡的绿水青山间,每天都穿梭着一名山水巡护者的身影,17年如一日,守护绿水青山。他就是长兴县公安局水口派出所社区民警沈建华。
“70后”沈建华翻越了辖区的每一座山头,巡遍多个角落,是水口全域景区游客眼中的“活地图”,更是守护绿色共富乡村好“枫景”的景中“警”。他曾获评浙江省委政法委员会先进个人、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全省“千名好警察”、全省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突出贡献个人等荣誉,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个人嘉奖4次。
打造义警队 共护绿色美
水口茶文化旅游景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因唐代贡品——紫笋茶、金沙泉而闻名,每年吸引接待游客超500万人次,景区内有600多家农家乐,是生态资源衍生的富民产业,促使水口乡康养产业蓬勃发展。
沈建华作为湖州“生态警长”中的一员,常年与水口的绿水青山为伴。他几乎每一天都奔走在辖区山水之间,或是山居村落,或是山林古道。他熟悉辖区,被辖区的群众称赞为大山里的“活地图”。
近年来,随着水口生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生态保护、纠纷调解、找寻山间走失游客等事项日益增多,守护好一片生态单靠一名“生态警长”是远远不够的。
肩负一隅山水的守护重任,沈建华深刻意识到保护好生态,让好经济、好生活绿水长流,离不开部门协同、群防群治。于是,在他的倡导下,水口派出所深入挖掘贴近生态领域的社会力量,整合了紫笋茶先生、顾渚老板娘、守山大叔、岕里农夫、探路者、答疑解惑专家团、山狼救援队在内的七支专业力量,打造了300余人的“游呇安”生态义警队伍,志愿服务覆盖水口乡每一个角落。
今年以来,“游呇安”生态义警队伍已发现并解决生态问题隐患50余处,调解涉林纠纷10余起,协助破获非法狩猎、非法占用林地等案件4起,成功救助猫头鹰、灰天鹅、绿头鸭等国家珍稀保护动物12只,助推生态警情同比下降30%。
每季有主题 唱响四季歌
在日积月累的生态警务工作中,沈建华发现,水口乡在不同季节会出现不同的生态问题,比如夏秋两季,有游客违章在水库中游泳,存在安全隐患;古道游客增多导致乱扔垃圾、破坏植被等问题产生。
为了针对性地做好生态警务工作,沈建华结合工作实际,以季节为区分,分别给“游呇安”生态义警队中的七支志愿者小分队明确了主题工作任务,让宣防、巡逻、检查活动有了针对性。
为了让生态警务工作步步为营,沈建华还特意组织生态义警队编写了“春控挖笋防毁林,夏治污水保水土,秋控野炊烧秸秆,冬防狩猎护森林”生态四季歌。
一有空,沈建华就会带着“游呇安”生态义警队进校园、进村居、到农家乐中、到景区间传唱这首生态四季歌,让歌声传遍水口景区的每个角落,也传进水口村民和游客的心间,不断提升辖区群众、外来游客的生态保护意识,浓厚生态保护氛围。截至目前,生态四季歌传唱活动已经开展30余场,辐射水口村民以及游客8000人次。
做好“治”文章 打好生态牌
水口乡作为全省最大的农家乐集聚区,辖区内生态要素和经济要素高度重叠,形成具有水口特色的生态经济产业——农家乐新业态。
在农家乐旅游发展中,沈建华发现生态问题常常与治安问题交织在一起。例如,游客不了解毛竹大小年的生态更替,导致大年应被蓄养的竹笋遭随意挖掘,进而导致竹林生态被破坏。由此引发的不仅是游客与竹林主的治安纠纷,更是生态方面的一大损失。
为了做好生态警务,也为解决治安问题,沈建华带领生态义警们,开启了每周主题志愿活动,绿色捡跑、食品安全进社区、植树造林添新绿、生态宣传……以点带面让村民在日常休闲中,潜移默化地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让外来游客感受到文明旅游的重要性。
沈建华说:“只有做好了生态警务,治安问题的解决才会事半功倍。”在沈建华的带领下,生态义警队已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0余次,越来越多的村民意识到“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意义。
“群众对我寄予厚望,我绝不能辜负他们的信任,绿水青山是我们水口人民的致富靠山,我必然会和大家一起守卫好我们的家园。”正如沈建华所说的那样,这是他作为“生态警长”的责任,也是他对水口群众的承诺。如今,这份承诺依然继续着,遍布在水口景区的四季轮回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