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城市学院国际学院“中美121人才联合培养”项目首年录取满档

近日,广东省招生录取工作结束,东莞民办高校东莞城市学院国际学院首次获批招生的“中美121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录取满档,原计划招录60人,实际录取软件工程40人、会计学21人,圆满完成广东的招生计划。

据悉,东莞城市学院国际学院“121中美人才联合培养项目”纳入了高等学校普通本科批次招生计划,是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广东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美国州立大学与学院协会在项目框架内合作开办的学历教育项目。该项目双方学分互认、学位联授。学生可在东莞城市学院就读一年后到美国再读两年,最后在学校再就读一年,可以获得中美两个学位。该项目当年审批、当年招生、录取满档,实现了“开门红”。

其中,“软件工程”隶属于人工智能学院,该院下辖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数据科学和智能物联4个系,涵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工程5个专业。“软件工程”是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特色建设专业,还入围了工信部与中软联合建设产业人才基地名单。拥有广东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广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广东省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产学联盟等30多家实践教学基地。“软件工程”与企业紧密联合,无缝衔接。目前建成华为云学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东软人才协同培养示范基地等5个校企融合平台,与华为、粤嵌公司深度合作,联合组成双师队伍,成立“华为创新班”。产学研用,项目驱动。近5年累计立项国家、省、市级纵横向课题及大创、攀登计划等项目近200项,吸纳近300名学生参与其中。

会计学专业于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招生,2011年11月通过广东省学士学位授权评审,2014年被列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2016年被列为东莞市财会人才培养重点教学基地,2017年建成为广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该专业目标定位与人才培养积极响应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家战略,立足东莞高端制造业,面向湾区经济社会发展,顺应智慧财务发展趋势,突出“会计+AI”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服务湾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近三年,该校会计学专业学生整体就业率在96%以上,就业质量平均指数达到了91.6%,就业主要集中在粤港澳大湾区,占比87.6%。主要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从事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税务会计、审计等相关工作。

东莞城市学院校方表示,“中美121人才联合培养”项目是广东省教育厅对学校多年来开展对外交流合作,以及办学条件、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肯定与鼓励。对于促进学校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升办学国际化程度,拓宽师生国际化视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未来学校将继续加快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为师生提供更广阔的国际交流平台。

文 | 记者 余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