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海口街道以在基层治理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为方向,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依托一批民生项目启动,让群众在生态治理和耕地保护中得实惠。
里仁社区灌溉工程
让群众感受生态治理带来的好处
多年以来,海口街道里仁社区大村500余户群众近800亩蔬菜大棚长期使用工厂生活区的污水作为农灌用水,水源不稳定且水质较差。2023年为进一步推动滇池保护治理,强化螳螂川沿线污水收集,里仁社区实施了雨污分流工程,生活污水引入主管网后,群众失去农灌水源,导致信访矛盾突出,甚至出现私自破坏雨污分流设施的情况。
针对以上问题,在区水务局的指导帮助下,海口街道与社区积极研究,克服资金紧缺等困难,于7月下旬完成了项目前期,正式启动里仁社区灌溉工程,预计12月底完成建设,将彻底解决该区域农业灌溉问题,500余户群众将用上稳定、干净、安全的灌溉水源,每年产生经济效益近600余万元。
慕菲勒薯王基地项目落地
让群众在耕地保护中得实利
在双哨社区牌坊小组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的景象,村民正在忙着红薯的扦插工作。去年,这里的耕地非农化问题曾被自然资源部通报,虽然已高效高质量完成了整改工作,但如何从根源上破解耕地非农化和非粮化的难题,维护好群众利益依然是亟待破解的命题。
近期,海口街道在区农业农村局的指导帮助下引入云南枫丹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土地流转落地了慕菲勒薯王项目,一期流转土地近300亩,用于种植日本引进的高附加值红薯品种,带动近百户当地农户就业,既符合耕地保护要求,又盘活土地流转收益,让村民获得打工收入,学到先进的农业技术,促进新型农民的大批培养,更重要的是当地农户实实在在获得好处,耕地保护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2025年基地将启动二期种植,流转土地2000亩,年产值近2000万元,预计带动400余人就业,当地每户可增加收入1.5万元。
下一步,海口街道将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耕地保护,强化基层治理,通过让群众得实惠,争取群众对基层工作的最大支持。
昆明西山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