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晒背,自然养生新风尚


随着梅雨季的悄然离去,我们迎来了炎热而充满生机的三伏天。在这个阳气最为旺盛的时节,古老的养生智慧与现代人的健康追求不谋而合——三伏天晒背,成为了许多市民朋友热衷的自然养生方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潘龙赐提醒我们,合理利用三伏天的阳光,不仅能有效驱散体内积聚的湿气和寒气,还能带来诸多健康益处。


图片

三伏天晒背:自然的温补良方

三伏天,阳光炽烈,正是自然界阳气最盛之时。中医认为,“阳化气,阴成形”,此时晒背,恰如借助天地的阳气,为身体做一次深度的“日光浴”。通过晒背,能够促进体内寒湿的排出,增强机体的新陈代谢,对于改善体质、提升免疫力大有裨益。

图片

晒背益处多,健康看得见

驱散寒湿:三伏天的阳光具有强大的穿透力,能够深入肌肤,帮助身体排出冬季及春季累积的寒湿之气,让身体倍感轻松。

促进钙质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B能够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而维生素D是钙质吸收的关键因子,有助于骨骼健康。

改善血液循环:晒背时,身体受热,血液循环加速,有助于改善微循环,缓解手脚冰凉、气滞血瘀等问题。

提升代谢能力:阳光照射能激活身体的能量系统,提高脂肪的代谢效率,对于减肥瘦身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图片



晒背小贴士,健康不晒伤

然而,晒背虽好,也需讲究方法,避免适得其反。医生为大家提供了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时间:避免在正午时分(10点至16点)直接暴晒,此时紫外线过强,易导致晒伤。建议选择早晨或傍晚,阳光较为柔和的时段。

做好防晒准备:虽然晒背旨在吸收阳气,但仍需涂抹防晒霜保护面部、手臂等暴露部位,避免晒伤。

控制晒背时长:初次尝试晒背者,建议从短时间开始,如10-15分钟,逐渐适应后再延长时间,避免长时间暴晒导致中暑或晒伤。

补充水分:晒背过程中会大量出汗,需及时补充水分,以防脱水。

关注身体状况:若晒背过程中出现头晕、胸闷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并寻求阴凉处休息。

在这个三伏天,让我们一起拥抱自然,用最简单的方式——晒背,来一场身心的温暖之旅,让健康与阳光同行!




记者:王威溥华(名优)

摄影:王威溥华(名优)

视频:王威溥华(名优)

编辑:俞静彦

责任编辑:王阳(首席

终审:张婧(特聘首席)


图片